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教学放大镜> 详细内容

《对韵歌》教学反思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6 21:13:32 浏览次数:210 【字体: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很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下面我把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做一个反思和总结。 

首先,可取之处有以下几点。第一,采用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从图片到象形字最后到汉字,循序渐进引导学生理解认识和掌握生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识字任务。第二,通过初步渗透《对韵歌》“意思相对,字数相同”的基本特点,让学生逐渐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采用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在一次次朗读、一次次交流中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第三,重点讲解“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这一句。把“对”字去掉,引导学生寻找“山清水秀”“柳绿桃红”中隐藏的对子。山对水,事物对事物;清和秀,清澈和秀美;柳对桃,植物对植物;绿对红,颜色对颜色。这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而且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

其次,本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整改。第一,在这节课上,我对教学内容设计过多,在熟悉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浪费了太多时间,以至于课后三个生字只练写了一个。今后在时间划分上一定要多加注意。第二,上课忽视了强调常规问题,导致孩子学习兴趣很大,但是课堂缺乏组织性、纪律性。因此,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难以持久的特点,在今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课堂纪律,一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可以通过“抱臂,坐正”、“小嘴巴,不说话”、“小眼睛,看老师”等口令及时拉回孩子的注意力。只有不停的强调不停的改正,孩子们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在四十分钟的课堂里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第三,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并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第四,本课的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课堂教学中时间把握不到位。可以在学生了解韵文内容后升华主题---我们应如何爱护大自然,最后教师总结以此结束本课教学。第五,一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积极的鼓励,表扬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根据不同情况不同人恰到好处地表扬,有对全班的表扬,大家一起喊口号“棒!棒!我真棒”,也有对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时具体细致的表扬。

总而言之,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尽量让自己做的更好。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