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校园资讯>校园新闻> 详细内容

以“智慧教育”推进江北新区教育创新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江北新区专场在江北新实成功举办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13 17:00:38 浏览次数: 【字体:

2021年4月13日,“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江北新区专场在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隆重举办。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杨连荣副馆长,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臧卫民科长,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推广部吴昱寰主任及杨静主任,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办公室黄承超主任,南京市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信息资源部的潘月俊部长,江北新区相关学校的校领导、信息中心主任、学科教师,齐聚线上线下,共享了这场“智慧教育”的教育盛宴。

活动伊始,首先由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校长徐雪晶发表欢迎辞。徐雪晶向大家介绍了学校在“仰高砺新”核心理念的引引领下,以创建为“智慧校园示范校”为契机,重塑灵动创新的信息化师资队伍,着力推进转变教学方式,寻求支撑学生学习行为变革的具体方式,建校四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达了衷心的感谢。

5e9bf9678a404ddfb1bb8dff6899ab8e.jpg

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信息资源部潘月俊部长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依据市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专项规划,江北新区创建智慧校园,取得了累累硕果:初步构建了“统一、便捷、高效、安全”的教育基础统筹管理服务平台;开发了丰富的教育应用,统一建设了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信息生态圈的构建,为区域教育教学数据的收集创造了条件,为数据治理奠定了基础;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充分展示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接着进入课堂教学展示环节。

第一节课是李佳蓉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语文《自相矛盾》。教学中借助了书写视频和动画片段,增强生字教学的形象化和直观化。在落实讲故事这一教学目标时,借助动画片段帮助学生走进故事情景,通过想象体会和丰富人物的语气、动作和神态,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得到深度融合。

bd43ccd3d95e422db9cc9510dd64a283.jpg

第二节课由陈哲老师带来二年级数学《认识直角》,引入环节借助分类游戏复习旧知,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陈老师借助趣味素材比较角的大小,利用移动展台突破空间障碍,展现教室中的直角,直观、形象。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陈老师得以精准地分析学情,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让学生学习更加高效。

7188372a38e045b7bc5878a04ab68ae4.jpg

第三节课是王圆圆老师为大家呈现的是五年级英语《Unit 4 Seeing the doctor》revision。王老师通过软件下达新的学习探究任务和成果要求,并下达任务完成后的随堂测验题目,即刻推送到每个学生终端上,学生完成随堂测验练习并及时提交,得到实时反馈;根据测评反馈结果对知识点薄弱环节补充讲解,重点进行问题辨析,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新任务中遇到的问题。

89da4af1cd6841cd8b28fcffc9b4f123.png

南京市教育技术装备中心臧卫民科长和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应用推广部杨静主任对这三节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他们高度肯定了三节课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上做出的尝试和探索,老师们在课堂中运用平板电脑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观察、抢答、上传作品等,通过多感官的刺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最终解决教学的重难点。他们指出,智慧教育不是一味地使用新技术,而是在充分理解内容、理解学生、理解技术、理解教学的基础上,合理地使用技术手段,从而达到新技术与教学深入融合。

最后,南京市电化教育馆杨连荣副馆长对于本次活动做重要总结。他表示,按照《江苏省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重点工程实施要求,江北新区目前已经完成教育专网建设、教育大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正着力推进教育数据标准体系和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强教育治理能力优化。展望未来,新区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组建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专家委员会,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的教育信息化为标杆,对标找差,认真做好十四五发展规划,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工程,进一步加强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利用大数据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推进教育创新,更新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真正做到教师智慧地教,学生智慧地学。

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定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引领下,继续以科技课题为引领、以智慧校园建设为抓手、以信息化教学为支撑、让智慧领路,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新模式,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科技手段律动创新脉搏,为铸就江北新区教育新辉煌贡献砺新力量!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