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新课堂 让语文更有情味
杨德铸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坊在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开展“课堂专题诊断”活动
2020年6月29日上午,南京市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开展了以“砺新课堂 让语文更有情味”为主题的语文研训活动,本次活动特别邀请到了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杨德铸校长莅临指导。我校徐雪晶书记、陈宁副校长以及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加。
首先,由我校三位青年教师呈现三节不同的课例。
第一节课是由崔秀老师和四(1)班同学共同学习的《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崔老师围绕巨人的变化组织教学并且安排了随堂小练笔。崔老师能从全面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点出发,在整体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童话的特点,分步实施教学。立足于教材,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把《巨人的花园》看作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和案例,为学生学习童话,学习语言,提供了多样的条件和途径,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形式始终有着期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第二节课是由李佳蓉老师执教《小英雄雨来》,李老师首先通过图片导入让学生概括章节的小标题,有效训练学生概括小标题的能力。讲授过程层次清晰,从小英雄雨来的人物特点开始到人物背后的精神层面,再关注到环境描写,环环相扣。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生动、直观感悟小英雄形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好低落实了本课学习目标。
第三节课是丁静雅老师执教《杨氏之子》,丁老师根据小古文的特点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使本课教学成为了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通过“品析”,加上及时的朗读指导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展示的课堂”,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
听课活动结束后,由杨德铸校长对三位老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点评与指导。杨校首先梳理了三位教师教学中的亮点,对三位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素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接着杨校就如何“让语文更有情味”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语文课堂要注重情感的熏陶和培养,让孩子们通过语言的习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二是不要把语文教学变得太单一,语文课堂里一定要有欢声笑语。一方面从课堂教学方式的角度讲,要追求全面性,注重课堂里语言形式、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我们要在课堂里给孩子的思维发展留有一定的空间,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杨部长评课理念高屋建瓴,点评精准到位,三位授课老师及全体教师都受益匪浅。
最后,徐雪晶书记做了简短而精彩的活动总结,徐书记感谢杨校长给青年教师带来了“有高度、有深度、有梯度、有温度”的指导,鼓励老师们深耕课堂、研究教材,让砺新课堂更具灵性,让语文课更有趣味、情味、语文味。(推送人:张明月 审核人: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