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仰高砺新>校园新闻> 详细内容

【砺新研训】科学劳动巧融合 动手动脑促成长——江北新实科信组微团队3月研修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4-10 15:36:57 浏览次数: 【字体:

 

春风浩荡满目新,扬帆奋进正当时。46日上午,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科信组全体老师在副校长徐静的带领下,进行了微团队研修活动。本次微团队围绕“科学+劳动”学科融合教育展开。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作为新时代科学老师,如何在科学教育中融入劳动教育,实现学科融合,至关重要。本次科信组微团队紧紧围绕“科学+劳动”学科融合,开展实践研究。

首先,由郑亚君老师带来“科学+劳动”研究课《种植马兜铃》。郑老师从什么是马兜铃出发,带领学生认识马兜铃、阅读了解马兜铃、探究马兜铃的种植条件,在充分地认知后进行马兜铃的种植劳动。在郑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学生充分体验了劳动的价值与乐趣,也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随后,徐静校带领科信组教师对郑老师的课进行研讨。徐静校首先肯定了郑老师的用心准备,精心为大家展示了一节“科学+劳动”研究课例,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徐静校指出:《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明确指出,劳动要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本节课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进行了劳动体验,但是劳动力度不够,没有达到出力流汗、磨炼意志的效果。

最后徐静校为老师们梳理了学科融合的注意点。徐静校以此研究课为例,在如何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学段目标、学业要求,设定切合学生实际,且明确、可操作的教学目标,以及如何理解和融入跨学科概念等方面分享了他的思考和想法,教师们受益匪浅。

生活中蕴含科学,科学中渗透着劳动。通过本次微团队研修活动,科信组教师进一步明晰了学科融合的切入点和生长点。在今后的课堂中,老师们将聚焦素养,立足课堂,促进融合,赋能学生高质量发展。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