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进课堂 “四史”故事润童心
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开展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研讨活动
为进一步继承革命传统,落实学科育人,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21年6月11日,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 构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江苏省特级教师林春曹教授,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杨德铸副主任,以及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部分党员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研讨的两节课例《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聚焦革命岁月,引领学生在语言文字中重温革命历史,感受革命先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感,厚植爱国情怀。
杨德铸副主任执教了《十六年前的回忆》示范课。教学开篇,他启发学生抓住时间线,梳理和概括了李大钊被捕前后以及庭审、牺牲等关键事件。接着,他鼓励学生学贵有疑,与文本对话,提出自己读不懂的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之后,他又引导学生紧扣文中描写人物的关键词句,梳理出赏析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感悟人物形象。接下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体会人物描写在展现人物品质、情感、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作用。教学中,一方面让学生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去赏析人物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课内外知识的勾连,适时地补充与文中人物、时代背景相关的“四史”资料,让学生入情入境中体会李大钊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整节课教学,紧贴学生实际学情,以语文要素为抓手,学生不仅在运用语言上有提升,同时在思想情感上也有体悟,实现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的和谐统一,落实新时代的育人要求。
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的教导处徐洪权副主任执教《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红色经典名篇。教学伊始,一曲悲壮激昂的《英雄赞歌》将大家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教学中,徐老师结合阅读提示及单元要求,再现文中重点字词,在疏通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五壮士的人物特点。接着,他紧紧抓住人物细节,引导学生找一找、议一议相关语句,以读代讲,以感性认知促理性思考,体会文中点面结合表达方法的好处。课堂上,学生充分感知语言材料,形象直观地走近历史,体会战争的残酷,感悟五壮士信念坚定、顽强刚毅、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学生们在读文本、学表达,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感染。
课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林春曹先生进行了总结点评。就如何用好小学语文课中的红色资源,他从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出发进行了悉心细致指导。他提出传统革命类文本的教学,教师要坚持“咬定文本不放松”的原则,在紧扣文本内涵,把握语言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形式,带领学生深入体会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领会独特的语言表达在情感渲染与人物塑造上的作用,从而实现将党史与语文课堂巧妙融合,加强情感培育,将爱党爱国种子种在学生心田,指引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最后,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党支部陈宁副书记指出:本次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研讨活动是我校“学百年党史,悟红色精神”一次尝试,“四史”进课堂是切实抓好青少年“四史”学习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是实现学科育人的探索。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江北新区高新实验小学将进一步加强对革命传统类题材的教学探索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价值,让学生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革命人物、一篇篇意蕴深长的课文中学习爱国精神,感知责任使命,体会时代担当,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推送人:黄心郁 审核人: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