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仰高砺新>校园新闻> 详细内容

专家引领促提升 多元培训助成长
——江北新区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第六期培训在浦口实小高新分校隆重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1-21 18:50:46 浏览次数: 【字体:


新年肇始,气象更新。为了进一步提升新区骨干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推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发展,2020年1月19日,为期两天的江北新区“2019―2020学年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第六期培训在浦口实小高新分校如期举行。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教育管理部部长钱淑云、吴燕老师,江北新区社会事业局教育办刘倩老师以及新区一线骨干班主任参加了此次活动。

1月19日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冯建军为老师们带来《教育哲学与立德树人的内涵》的专题讲座。

冯教授以时间轴的形式带领大家一同回顾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的提出过程,从“树什么人”到“立什么德”两个层次深入解读了“立德树人”的内涵,从四个维度进一步分析了立德树人的落实机制。他指出,落实立德树人,需要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协同育人,还要建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推进的立德树人教育系统,同时,学校各要素整合育人的机制,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冯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风趣幽默,将重要理论话题讲解的通俗易懂,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视野的广度,更有思维的深度,令老师们获益匪浅。

1月19日下午,江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教材编委、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方峥嵘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道德教育中有“我”之境》。

方老师用鲜活生动的事例,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介绍了“有我之境”的课堂文化,聚焦儿童,转变目标指向,建构尊重、自主、创新的课堂学习环境。她鼓励每位教师要多花功夫在学生身上,观察每一位学生,走进儿童的内心,让教育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德育课程有体系,有层次,有梯度,让学生勇于说真话,敢于说实话,乐于说出心里话,将道德教育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方老师充满温度的话语,打动人心的故事令老师们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1月20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美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美育学博士学位点负责人易晓明教授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审美素养与审美教育》。

易教授通过一个互动的问候活动开启了学习之旅,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了学习状态。接下来,她从三个层次为老师们深刻阐述了国民的审美素养、教师的审美素养以及审美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个个身边的实例,带领大家反观周围,感受美与艺术已经全面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进一步指出审美素养是当代人最为重要的素养和竞争力,国民的审美素养是社会发展的审美资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别具一格的开场、风趣幽默的语言、精辟严密的论述、渊博严谨的专业知识让原本看似艰深难懂的美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充满魅力,令老师们感叹收获颇丰,意犹未尽。

1月20日下午,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孔爱萍老师以《观·音——昆曲之美》为主题为大家带来精彩讲座。

孔老师从昆曲的传承说起,带领大家感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悠久历史。接下来,她从昆曲的角色、身法、腔调以及昆曲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一次次的精彩演绎,带领老师们感受到昆曲音律的婉转缠绵,音调的亲昵圆润,唱腔的悠扬动听,进而领略到昆曲的迷人魅力,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接触艺术素养,感受艺术魅力的平台。

在交流互动环节,孔老师还亲切地解答了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令大家对昆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令所有老师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在专业化道路上更进一步,更让老师们看到了班主任工作应有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艺术。相信通过此次的集中培训,江北新区的骨干班主任团队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收获更多的感悟和幸福。

a1c6da859e704770b9e6fd6a5a783183.jpg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