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炳雯 培训小结
每一位教师都是“富矿”
这两天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依稀还记得自己接触到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名字,是在准备教资面试的时候,那个时候就经常都会背苏霍姆林斯基的名句运用到结构化问答中。但是惭愧的是当时并没有读过书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著作。
周五听了储冬生老师的讲座,心血来潮,买了一本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只读了一点便从观念到行动改变了我教师生涯的三观。
第一个关键词是读书,老师是需要阅读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在的对知识的渴求。你要读学术著作,应当使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你所要掌握的知识,应当是书本知识的10倍100倍。教师需要阅读,学生也需要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生的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的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是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个关键是教师的反思,反思是一种一是更是一种能力,思想在交往中产生,而他的加工则在独处之时,这就要求了我们广大教师需要不断反思书本中的理论,也需要不断反思课中的实践活动,不断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变化,更需要我们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
有句话我觉得储老师写得特别好,一页中只有一句话:不发展则消失。这句话要求教师不断跟进时代的脚步,丰富和提升自己,不断运用新技术充实自己和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