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题与研训>仰高微论坛> 详细内容

倪澄教育随笔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4 07:36:26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性交流” 和生生交流”。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 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 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 喝水” 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