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题与研训>仰高微论坛> 详细内容

盛倩文教育随笔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3 12:40:49 浏览次数: 【字体:

不久前,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这样的标题——“您是如何转化问题学生的?”毫不犹豫地点了进去,这一看让我打开了新的教育思路,于是我将优秀的老师们提出的建议加上我之前教育问题孩子的经历做了简单梳理,归结为以下几点:

1. 分析原因是关键。对于问题学生,首先要搞清问题的表现,探究背后的原因,家庭、个人等等,然后采取对策,因材施教,如果是家庭原因,就要寻求家长的支持;如果是个人原因就要顺应学生心理引导其发展,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倾听孩子的倾诉,默默的给予关注。

2. 反其道而行之。如果是新接手的班或者一年级孩子,可能需要采取和之前老师不一样的手段,因为他们对习惯的做法已经习以为常。举一个新生培训时的事例,这个孩子总是忽略老师的口令,专注于自己眼前有趣的事物,你和他说话时他甚至不知道你在和他对话,表扬、鼓励他的话说了很多,仍旧没有反应,所以在训练排队时我把他单独拉了出去,语气不善,他立马哭了并抱着我连声道歉“我知道错了,我会改正的”。顺着他的话我接下去,“你知道错在哪里吗?”“不知道”。和我预想的一模一样,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为什么错,只知道道歉和抱着批评他的人寻求原谅,我想这一定是这个孩子的惯用伎俩,过去的家庭生活或者幼儿园生活中一定用这个方法赢得了很多次原谅,然而还是屡教不改,面对这样的情况我选择把他的错误直截了当的告诉他,并把正确的做法也告诉他,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这个孩子不希望自己脱离群体,不希望自己是特殊的,所以利用这一点,我得到了他能坐端正和排好队的保证,我也知道这个方法对他来说只是暂时的有效,所以这个孩子的转变还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观察和采取合理的方法去教导。

3. 寻找问题学生的正能量。在平时学校生活中,要对他们进行观察,在他们的所作所为中寻找正能量,及时表扬,及时与家长沟通,传播这样的正能量,在这样的基础上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他们耐心沟通,提出老师对他的期望,并给予他们一些权限,安排小任务,在正能量的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比如课间安排他们发作业等,课间总是调皮捣乱的孩子有事情做了就不会想到要疯跑、打闹。

以上是总结概括了我的教育经历和这条公众号中的部分建议,对待问题学生需要我们一视同仁,多放下姿态和偏见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孩子也是这样,如果你一直带着耐心用爱去教育他,久而久之,他是能够感受到的,切忌挖苦和讽刺。最重要的是要和家长做好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班家共育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