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业标随笔
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小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而语文教学则是小学生语用能力培养的主阵地, 它能够帮助小学生习得语言文字并让这些语言文 字在应用时具备良好的环境适用性和灵活性。而 当前,小学生面临诸多语用窘境,如书面表达错 别字泛滥、成语张冠李戴、病句连篇,口语和书 面表达文不对题、词不达意等,甚至有的文章通 篇都是网络用语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采 取有效措施提升小学生的语用能力,让他们能够 听得懂、说得清,交际用语得当。
首先,立足语文文本,教会学生发现并掌握语 用关键点。教师要立足语文文本,夯实学生们的字词 基础,根据字词的难易梯度设置分层目标,让学生们 对语文教材中的重点字词、多音字、同义词和反义词 耳熟能详,达到会读、会写、明晰语意的程度。而对 于文本教学,教师要依托语文教材,通过对上下文语 句关联性的分析探求哪些词对语意的表达效果最为关 键,这些词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们在教师的点拨下 体会语用关键点的用法,逐渐形成语言文字运用的敏 感度,逐渐提升分析探求、辨识应用的能力。
其次,增加阅读积累,体察语言的语用功能。 语言运用能力体现的是一种语言应用思维,它的 敏锐度和灵活性需要在不断地阅读、仿用以及语 用能力的转换提升中形成。因此,教师要倡导学 生多阅读,推荐优秀的阅读文本并指导学生掌握 良好的阅读方法,使其学会积累词汇、探寻语用 关键点,并在仿写中提升语言感悟能力和创新能 力。同时,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教学的管理和督导,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积累本和仿写本进行检查,奖 优罚懒,既能适时鼓励学生阅读和仿写的积极性, 也能避免学生不按要求阅读、敷衍了事。
最后,设置语用实践课,让学生能够学以致 用。实践出真知,语用实践课是检验学生语用能 力的得力手段,也是改变小学生语用窘境的重要 途径。因此,教师要设置语用实践课,通过口语 表达、书面写作竞赛、仿写展示、阅读积累手抄 报等方式,让学生们能够把课堂上、阅读中学到 的词汇知识、关键词的判断和应用技巧等学以致 用,在锻炼中摸索,在探究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