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题与研训>仰高微论坛> 详细内容

许莹莹教学随笔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3 09:11:21 浏览次数: 【字体: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课上,用问答的形式“根据题目,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问我们了什么数学问题,你又想如何解答呢”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直接影响做解决问题这类题的正确率。而部分学生在练习课上自己做解决问题时,对问题和信息提取的不准确,使得做题正确率降低。

数学问题可能包含多种背景信息,有些信息与要解决的问题有关,有些信息则与问题无关。无关信息会迷惑学生,干扰学生的判断,影响问题的正确解决。因此,学生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识别、分离。如果学生能从背景信息中分离出与解题有关的信息,意味着他对这个数学问题有了较好的理解。

如:三年级上教材第八页的第六题,一棵树苗40厘米,生长7周后,高度大约是原来的3倍,7周后树苗大约高多少厘米?这个数学问题中的条件“7周”其实是无关数字,与最终所求的高度没有关系。部分学生做题会用40×7,那就是提取题干信息有误。

问题解决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