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题与研训>仰高微论坛> 详细内容

杨玥教育随笔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2-02 21:00:41 浏览次数: 【字体:

经过和孩子们的磨合,想给孩子们留下一些不一样的小学回忆。我希望我们班的孩子们在初中和其他同学交流小学时,能体会到他所在的班级、所在的学校是有自己特色的,是值得怀念的。受学校文化的启发,想让孩子们也了解学校的文化,于是结合学校的十八景建设班级文化,当时的班名是“砺新班”,取自学校“仰高砺新”的核心理念。班级口号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期初的班会课上,给孩子们介绍了校园十八景,介绍了十八景名称的由来,并让孩子们从十八景中选择小组的名字。我把各小组的新名称写了出来,贴在黑板左侧,平时根据各小组劳动以及学习的表现进行加分。抽象的班名、组名虽然让孩子们一时觉得新鲜,但是从实际运用来看,并没有得到孩子们的认同。于是三年级下学期利用议事课的时间带着孩子们民主讨论确定班级文化。班名决定着班级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我们班最先定下来的是班名,三年级的孩子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这次班名的确定直接交给孩子们来完成,先让孩子们自主想一想最喜欢的班名并写出来,再由孩子们民主投票选出大多数同学都认同的班名。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二十多个班名中大多数孩子们投了“学神班”这个名字,孩子们向好的心愿触动了我,我开始围绕“学神”这个核心词进行班级文化的思考,不管是班级的景物布置还是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规范都需要围绕“学神”进行创设。面对路队、班级卫生存在的问题,会让孩子们结合具体情境想一想如果是学神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神会怎么做,在晨会时间督促孩子们以学神的标准练习站好队以及清理好自己的座位。我们班教室外的展板有一块叫做“学神作品展”用于展示孩子们用心画出的画、写出的字,做的手工,每个孩子都可以展示自己用心创作的作品。在我们的班级文化中,学神不仅仅指成绩好,还包括劳动习惯好、行为习惯好,是指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在激励孩子们争做学神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自己跟自己比,发现自己的进步,发现身边同学的进步,对于书写有进步、劳动更积极、更加乐于助人的孩子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在班名建立的过程中,一开始是老师起主要的作用,让孩子们了解怎么起班名,随着班级凝聚力的加强,老师逐渐退居幕后,把起班名的任务交给学生们,由牵到放,引导孩子们做班级的主人翁。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