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青云教育随笔
让认真细致成为一种习惯
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工作后,每个人的状态是全部不一样的,各自智力、性格、人生经历、文化背景都是完全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但是对于平凡的大多数来说,认真细致的习惯却是一件好事。
教育固然不是培养所谓的完美主义者,但却是需要改变过于随意的学习状态。曾有学生对于自己的练习成绩不够满意,感觉自己是会做的,但是在做练习的时候,却又不能准确的完成。我很想和他说:练习的成绩和很多因素相关,完成时候的状态,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很苦恼地说:觉得自己能考一百分,也应该考一百分。我看过他的练习,出错的题目确实是比较基础的内容。
为此,我陷入思考。在自己的学生时代,一位老师曾说,你们为什么总是会出错因为做的题目太少,达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联系自己所学的教育教学知识,的确了解和熟练掌握以及运用都是完全不同的。150%的学习效果是最好的。
在缺乏一定检验的情况下,学生对自己的真实学习状态并没有准确的认识。也许记忆和掌握的程度远没有他自己设想的那样好,但他仍可以信心满满地认定自己也可以和取得满分的同学一样。
今日,在阅读《约翰·克里斯朵夫》时,当与阿达的爱情幻灭后,克里斯朵夫染上了前人的恶习,和父亲一样拼命喝酒。克里斯朵夫的舅舅高脱弗列特出现,说 “对每一天都应该抱着虔诚的态度”“一个人应当做他能做的事情,竭尽所能”。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实现自己的远大志愿,但往往结果是不一样的。无论是选择了自己无法胜任的事情,还是未能竭尽所能,我们都无法实现心中所想。
近年来,出现了“小镇做题家”的说法,有人批判,有人欢喜,有人不以为然。但更多时候,我以为我们不必否认他人的选择,毕竟人生并不只有一种活法。认真细致地对待自己想要做好和能做好的事情,不虚度每一天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