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外婆的澎湖湾》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25 09:15:2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2、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情绪,用明亮活泼的歌声来演唱。


3、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外婆的澎湖湾》,体验歌曲中主人公对美丽的外婆澎湖湾可爱家园的赞美之情和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想。


 


教学难点:唱好歌中的切分节奏( ╳ ╳ ╳    ╳ ╳ ╳  )


   


教学用具:电子琴、TTP、打击器(碰铃、手铃)、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播放歌曲《童年》  2、师生问好!


二、          新课教学:


一)          歌曲导入,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对,《童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的童年生活,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和外婆在海边玩耍的快乐时光。你们和家人去过海边吗?谁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当时的情景?


 


2、生说。(此环节以一首轻松愉悦的歌曲《童年》引入学生对自己以往生活的回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同学们的生活充满着情趣。我最喜欢在海边踏浪,你喜欢吗?谁能表演一下踏浪的动作。


个别学生模仿。(师评价:你的动作很优美、你的动作很开心、你是一个勇敢的踏浪者¨¨¨等)


 


4、同学们想去踏浪吗?让我们唱着歌去海边踏浪:


(发声练习:上、下行进行3组)


 


▼ ▼   ▼  ▼     ▼  ▼  ▼  ▼   ▼  


5  5   5   5   ▏ 5  5   5   5  ▏5   0 ║


喯  吧   喯  吧      我  们  去 踏   浪  。


 


5、同学们听,洁白的海浪向我们涌来(师弹琴),快踏浪吧。


(此环节由师生共同创设出一个“踏浪”的情境,全体学生表演“踏浪”,教师用钢琴刮奏出海浪的声音,营造海浪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师生互动,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6、刚才我们回忆了自己童年的一段美好时光。有一位朋友他将用自己的歌声表达他对童年的怀想。让我们去听听他的歌。


 


二)学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初听歌曲,了解澎湖湾:


 


1、初听歌曲。


问:1)听了歌曲你想到什么?


2)他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生答(澎湖湾)。


 


2、你去过澎湖湾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参观澎湖湾。


 


3、课件:出示图片,介绍。


 


4、师:同学们,澎湖湾美吗?这就是潘安邦小时候和外婆在这里安家,一起生活的地方。(揭题)让我们跟随着主人翁潘安邦的歌声一起去体验他的童年生活。


 


跟范唱学唱歌曲:


5、 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唱。    6、这么美的歌是谁创作的呢?


 


7、了解创作背景:


一次,在唱片公司的安排下,民歌手叶佳修认识了歌手潘安邦,两人一见如故,通过交流知道了潘安邦童年在澎湖湾与外婆祖孙情深的故事,叶佳修为潘安邦写下这首歌,这是叶佳修第一次为别人创作,结果一炮而红,直到现在这首歌旋律一响起,男女老少都会哼唱。歌曲已经传唱将近30年,也是歌手潘安邦主唱的成名作。


 


8、这首歌曲正因为饱含真情实感,因此深受人们喜爱,许多小朋友也在歌唱外婆的澎湖湾,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一起唱这支歌吧。(播放视频唱一遍)


 


9、学习的过程中免不了碰到小麻烦,请你说说唱得不顺畅的地方?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解决问题,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10、用琴带唱,解决难点:


1)根据学生指出的地方教唱。


2)重点指出  ╳ ╳ ╳  、  ╳  ╳  ╳  (板书节奏)


3)节奏名称  4)读拍节奏 5)找特点(中间长两头短) 


6)生读拍带切分节奏的歌词


 


11、功破了难关,相信同学们会唱得更好,请同学们完整唱的歌唱,边仔细想想


歌曲可以分为几段?(起立唱一遍)


 


分析歌曲结构:


12、你能为歌曲分段吗?


1)师弹奏,生小组讨论   2)师生总结分段结果( 板书:二段体结构  A B  )


 


13、分析歌曲的节奏及情绪(在探究中体会音乐中所描绘的音乐形象及情感)


1)请同学们听听第一段的节奏怎样?是紧凑的还是拉宽的?


( 板书:节奏紧凑    情绪:轻快 )


2)师示范,生听辨。


3)小结:紧凑的节奏给人什么心情?(轻快)你想像到什么画面?


4)怎样唱才能体现快乐的心情?(师示范,老师用什么声音和力度在唱?)


请同学们跟琴唱A段。(跟琴唱)


5)B段的节奏又是怎样的?拉宽的节奏表达什么感情?


(节奏:拉宽  情绪:热情、亲切)


6)用什么力度演唱适合表现这段情感?(师示范强、弱,生唱)


7)歌曲的高潮在哪一段?我们可以用小乐器来丰富B段的情感。选一选哪些小乐器合适?(对比乐器音色及效果,定出伴奏节奏)


14、请同学们完整有感情的歌唱,加入打击乐。( 起立跟琴唱一遍 )


15、在学唱歌曲,你体会到孙子与外婆相处得怎样?    16、生答。


17、师小结:对,他们婆孙相亲相爱,相信在座的同学你和外婆也很亲密,许多同学也在外婆的照顾下长大的,让我们带着对外婆的感激之情再次唱起这支歌。(起立,分组接龙唱一遍,老师站在哪一组面前,哪一组就唱)播放视频


 


三)表现歌曲(分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探究表演形式):


同学们唱得真动听,刚才我们用歌声和动作来表现歌曲,你还能设计其他的表现形式吗?


1、生小组讨论。2、汇报讨论的方案 3、小组展示。


(一小组捻手指,加摇手动作;二小组伴奏;三小组拍手;四小组说唱)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真诚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我发现我们班也是一个可爱的家:班里的同学学习认真,团结友爱,能歌善舞,是一个充满着艺术氛围的大集体。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大家庭中快乐成长,做一个可爱快乐的小主人!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