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课 题 | 第四单元 拨动的琴弦 | 课时 | 4-1 | 日期 | |
教学目标 | 1、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2、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 3、能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用自编的动作表现乐曲。 | ||||
教学重点 | 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 | ||||
教学难点 | 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 ||||
教学准备 |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等。 | ||||
预习要求 | 欣赏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搜集有关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的创作背景资料。 | ||||
教学过程 | 旁注 | ||||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常规训练 二、复习歌曲: 复习上个单元所有歌曲及欣赏,注意演唱时的感情处理。师提问: ①《苗岭的早晨》的演奏形式?(口笛独奏、小提琴独奏) ②四三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强弱弱) ③《金孔雀轻轻跳》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傣族) ④《阿细跳月》演奏形式及哪个少数名族?(民族管弦乐;彝族) 三、新课教学: 生朗读第四单元《拨动的琴弦》。 小杜鹃为我唱之歌,芦笛声声真快乐。 管弦乐阵阵耳边响,幽默典雅又活泼。 师讲解第四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 (1)导入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拍拍手、拍拍腿,感受一段有趣的音乐。 1、师生聆听音乐,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进行声势活动。 2、教师鼓励学生并提问:在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呢? 3、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介绍钟表的种类。 4、启发学生展开联想,知道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5、在主题音乐背景下,用弹舌模仿小闹钟嘀哒走路的声音、用双手上下摆动代替时针、分针走路的样子进行音乐活动。 (2)感受体验 参与活动、记忆主题 师:同学们扮演的小闹钟走的真带劲,请大家看看老师也带来了小闹钟,他们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走来了。 1、《数格子》游戏 (1)学生观察小闹钟格子图。 (2)出现小闹钟的格子用“筷子”敲击一下,格子中没有小闹钟的就表示空拍。 (3)通过教师指挥学生演奏、师生共同演奏、小闹钟变换位置后师生配合演奏、学生独立演奏的方式,使学生熟悉主题旋律,并能配合主题音乐进行演奏。 (4)出示旋律图形谱并学唱主题音乐。 师生手指图形谱—教师弹奏主题旋律学生手指图形谱——教师边弹边唱—学生边指边唱—教师弹学生唱—师生随主题音乐边指边唱。 (5)师生交换进行模唱和伴奏,牢固记忆主题音乐。 师:我们刚刚唱到的是小闹钟走路的音乐,是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所创作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2、完整欣赏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 (1)播放完整的音乐,学生分辨主题旋律。 (2)反馈主题旋律出现了3次,教师歌唱: 小闹钟它真调皮,嘀哒嘀哒嘀哒嘀哒嘀。 小闹钟它真可爱,铃铃铃铃铃铃铃。 (3)师生共同演唱歌词。 (4)师生边走边唱。(通过配词演唱帮着学生深刻记忆主题旋律。 激发兴趣、获求新知 师:小闹钟每天一刻不停的走啊走!时间长了,他太累了,生病走不动了,静静的躺下休息了! 理解第一插部: 1、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聆听音乐进入角色。 2、感受第一插部悠扬、舒展起伏的音乐特性。 3、用身体动作表现卧床不起的、生病的小闹钟。 师:生病的小闹钟到了钟表修理店,技术高超的老爷爷很快把它修好了。 聆听第二插部: 1、学生静静聆听音乐 2、结合音乐中的特效音响理解小闹钟的用途和作用(催人起床)。 3、聆听音乐,情境创设(分辨音乐中铃声响了几次)。 4、再次聆听第二插部。(闹铃响了8次叫主人起床。) 5、学生配合音乐摇响8次铃铛,教师语言配合:“起床起床快起床”。 6、随着音乐师生分角色扮演小闹钟和小主人进行情境教学。 《快乐点击》游戏 1、出示图片,师生回忆如何表现各部分的音乐。 2、在快乐点击游戏活动中来检验学生记忆音乐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四、拓展延伸: 师:我们再一次完整的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老师这里准备了几张卡片,谁最先听出是哪段音乐,就请他到前面的卡片中选择与这段音乐相对应的图片卡,贴到黑板上。 1、聆听完整音乐。 2、学生聆听后选图片卡并粘贴。 3、归纳乐曲结构,教师介绍回旋曲式。 4、知识能力拓展: 介绍作曲家安德森既聆听其代表作品《打字机》和《跳圆舞曲的小猫》主题片段。 五、课堂小结 生伴随音乐《调皮的小闹钟》走出音乐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