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一、巩固复习
1.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先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出示字词)
2.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大概了解了大禹治水的经过,你能用这些词语说一说吗?
3. 那么课文中是怎么写洪水的呢?打开书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 故事发生的时间
2.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洪水的凶猛(泛滥、冲毁、淹没)
3. 你能理解“泛滥”的意思吗?看视频。
4. 读好这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过渡:是啊,这一切多么悲惨,于是有人挺身而出去治理洪水。鲧。
2. 鲧是怎么治理洪水的呢?花了多长时间呢?
3. 生回答(筑坝挡水、9年)
4. 结果怎样?
过渡:因为鲧治水不成功,洪水依旧泛滥,所以,在这之后又有一个人来治水了。他就是——禹。在禹治水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在课文中就说了一件事。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段落中出现了几个表示数量的词?
2. 从中可以看出禹是一个怎样的人?(无私奉献、坚持)
3. 读一读禹的无私奉献和坚持。
五、学习第四自然段
1. 禹如何治水?结果怎样?
2. 生回答(疏导)。出示图片,解释“疏导”。
3. 治理结果怎样?
预设: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出示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内容,理解“安居乐业”。
4.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对比治水前,治水后。
课文讲到这里,老师有个问题想问大家,课文中一直在说“禹”,可是标题用的是“大禹”,为什么呢?
预设:禹很伟大,人们非常感激他,所以叫他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
六、总结
在我国历史上,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等,如果感兴趣可以课后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