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刷子李》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6 18:48:4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听写词语

       刷浆   师傅    包袱     漆桶      PPT出示答案,同桌批改。)

 

二、联系旧知,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刷子李给你留下 了什么样的印象?

师:刷子李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社会底层人物,但硬是凭着高超的刷墙技术,让自己成为了天津码头上一位传奇人物,许多看过《刷子李》这篇小说的读者都评价它是“奇在人物,妙在故事”。冯骥才爷爷是如何把故事写得那么精彩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体会冯骥才爷爷写法的精妙。

2. 根据你们的写作经验,你觉得写好一篇文章该注意些什么呢?

预设:写作文的时候要注意细节描写。

 

三、借“妙”学表达,领会细节描写

师:这篇课文里有细节描写吗?如果有的话,细节描写主要体现在哪里呢?(关于刷子李黑色衣服的描写)

出示PPT读书要求(一) ,默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刷子李黑色衣服的语句,用“      ”画出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学生按照要求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汇报勾画的语句,教师以ppt出示三处文字,你从这三处语句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1:我觉得刷子李很自信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这份自信的呢?(必)正是因为他有高超的刷墙技术,所以引读:他刷浆时-------,干完活,身上绝没有-----------

   预设2:我还从第2处感受到他刷墙技术也很高超,他真的是一身黑衣黑裤,让我想到了艺高人胆大这句话。

    师:那也请你来读读这句话呢?指名1人读,再请男生齐读。

    预设3:从黑色的衣服感受到一种威严,让人觉得他非常了不起。(全班齐读)

师:.课文是写“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该花大篇幅描写他是怎样刷墙,刷得怎样好,可为什么却花了那么多的笔墨写他的穿着呢?

学生讨论交流。

总结:黑衣服的描写虽然不是直接表现他,可从这些穿着中却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他的技艺高超,这样的描写我们称之为细节描写。

 

四、借“妙”学表达,领会正面描写

  师:文中还有什么精妙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预设:我觉得描写他刷墙时的动作也写的很精彩。

ppt出示读书要求(二)默读第5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用“====”画出相关词语和句子,并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

ppt出示: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悠然自得是什么样的动作?学生做动作理解,加进动作读

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预设:他刷墙这么轻松,自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他的轻松。

预设:轻松是因为他熟练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他技艺的纯熟

师:上一节课我们从中读出了他刷墙的好听、好看,这节课我们再读的时候就能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写法的精妙,我们要读的轻,美,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次读中感悟。

师: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动作进行正面描写来体现出他刷墙技艺高超,这样的描写就叫正面描写。

 

五、借“妙”学表达,领会侧面描写

课文的题目是刷子李,可是还写了另外一个人?(曹小三)

ppt出示读书要求(三):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曹小三的句子,想一想,曹小三的内心对师父的看法有什么变化?还可以用最简洁的语言或者词语在旁边写一写感受。

学生汇报曹小三的内心情感变化。(半信半疑--佩服--失望--敬佩)

小组合作读出曹小三内心的跌宕起伏心理变化,

那冯骥才爷爷为什么要写曹小三跌宕起伏的心里变化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

师总结:作者借助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一波三折,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读起来兴趣盎然,这样的描写称之为侧面烘托。

 

六、走进作者,推荐《俗世奇人》

清末民初时期的天津码头是水陆交通的要道,是一座开放的城市,这里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种空前绝后的人物”。他们有的现身于上流社会,有的混迹在市井民间,都是“俗世”中人;然而他们又不是普通人,他们所做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是“俗世”中的“奇人”。这些人物,在作家冯骥才独到的眼里、幽默的笔下,个个生动有趣,活灵活现。你瞧,这是大家熟悉的-----泥人张,这是大家熟悉的——风筝魏,他们都收录在《俗世奇人》这本书中,有兴趣的同学不放读一读。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