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声音的产生 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1 16:05:13 浏览次数: 【字体:

《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声音的奥秘》第一课。本课包括四个主要活动:第一,听操场上不同的声音,体会声音的多样性,收集有关声音的信息;第二,利用塑料袋制造声音,初步体验声音产生的可能原因;第三,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第四,利用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原理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包括人类活动和其他生物的活动。这三个活动层层递进,剖析声音的产生的奥秘,并结合生活现象学以致用,体会生活中的科学,在做中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深入探索的欲望。

二、学习目标

1.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基于证据和推理发表自己见解的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初步了解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发展运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分析总结实验现象,抽象概括实验原理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塑料袋、钢尺、音钹、试管、泡沫屑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听声音

手势暗示安静,描述:闭上眼睛,听,你听到了什么?

2.制造声音

拿出塑料袋,描述:你能用多少种不同的方法使塑料袋发出声音?

学生动手尝试。

完成实验,整理器材,讨论:

1)你用哪些方式使塑料袋发出了声音?

2)这些使塑料袋发出声音的方式有什么共同点?

意图解析:首先提供安静的环境,倾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充分调动感官,体会声音的多样性,吸引学生注意力。其次,通过不同的方式使塑料袋发出声音,初步探索声音产生的奥秘,预设学生能够想到都用了力使塑料袋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为下文探索,什么样的状态改变能够产生声音作出铺垫。

(二)层层递进,探索声音的奥秘

1.展示实验材料钢尺,演示弹拨以及按压钢尺的方法,讲解实验记录的方式。讲清实验注意事项,倾听,细看,思考。弹拨时避免钢尺敲击桌面的声音,分工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单。实验完成后,根据实验现象,组内交流讨论,提出声音的产生的原因的猜想。

记录单1:    材料:         组别:        

用力方式

弹拨

按压

是否发声



画出钢尺运动方式



我的猜想


2.视频展示趣味实验,将气球挂在发声的音箱前方。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将你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进行描述,并记录下来。

3.用手摸着喉咙,发出“啊——”的声音。

描述:什么感觉,互相交流体会。

进一步锻炼,利用科学语言交流讨论的能力。

4.试管里放些泡沫屑,吹试管口。

描述:(1)听到了什么?

2)看到了什么?

将实验现象用一句话记录在记录单上。

精练语言,提炼实验现象。

5.敲击音钹,然后轻轻按住。

描述:听到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觉?

完成实验记录:

敲击音钹:我听到了                     

          我看到了                      

轻轻按住:我感觉到了                       

6.结合以上五组实验的实验记录,请你分析归纳,物体发出声音时有什么共同现象?

都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意图解析:这个环节实验活动的设计,从自发可视的实验到探索人体的发声器官,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探讨声音产生的原因。通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交大,因此活动记录以及语言描述的引导采取了层层递进的方式。首先,采用画出钢尺运动轨迹的方式,直观性的记录,更能给学生的推理提供有力的证据,进而引导学生将声音的产生于运运动的方式相联系。实验记录单的设计,能够简洁明了的理解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实验不敌,同时帮助整合学生的实验现象,理清思路,初步学会通过实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进而提出猜想的逻辑推理方法。其次,采取文字描述的记录方式,是在前面画出运动方式上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利用科学语言交流讨论的能力,并逐步靠近声音的产生的原因。最后综合几组实验记录,分析总结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实验原理。

(三)利用原理,拓展延伸

1.播放实验视频,敲击音叉,接近水面;水鼓表演。

提出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有下面两种现象吗?

2.图片展示,动物不同的发声方式。

描述:动物有自己的“语言”,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发出声音。

1)哺乳动物一般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2)一些昆虫通过翅膀的摩擦或振动发声;

3)鸟类的发声器官是鸣管;

4)蛇借助舌头与嘴唇摩擦发出轻微的“咝咝”声;

5)鱼类会利用鱼鳔、鳃盖、骨骼等发出各种奇怪的声音。

意图解析:利用习得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检验课堂内容的掌握的程度,拓宽视野,同时激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四)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我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做往返运动----振动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