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梦》第一课时
《彩色的梦》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昨天睡得好吗?做了什么样的梦呢?(请生分享,师评价)
2、黄老师昨晚也做了一个梦。我梦到咱们的教室飞到蓝蓝的天空,朵朵白云是我们的课桌,我们坐在彩虹上,共同享受快乐的学习时光。你觉得老师的梦怎么样?
3、引出课题:《彩色的梦》。 书写指导:“彩”注意左下“木”捺变点,右边三撇纵向平行排列,像彩带一样飘扬。“梦”注意上面的“林”扁一点,“夕”起笔撇穿插在两“木”底部中间。(林下看夕阳)生齐读课题。
4、看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彩色的梦是什么?都有哪些梦?)带着问题,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读。(配乐)
美妙的梦境总是短暂的,请大家睁开眼睛,张开小嘴,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并思考:“彩色的梦”真的是梦吗?你从哪里知道的?(是彩色铅笔画出的梦境)
三、精读课文,品味梦境。
1、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提问:为什么是“一大把”彩色的梦?而不是一个梦?(这里指的是彩色铅笔)
这一把彩色的梦是什么样的呢?出示:有的长,有的圆,有的硬。(出示图片,点出笔的特点)
仿写句子:有的……有的……有的……
2、多么可爱的彩笔宝宝呀!他们在干什么呢?(出示他们躺在……跳蹦。)
字形解释:盒,形声字。声旁是合,形旁是皿,表示容器。介绍“皿”的演变过程。你还知道哪些装东西的盒子?(围棋盒、药盒、饭盒)
他们在铅笔盒里聊天呢!读好这个词“聊天”(两人互相交谈、用耳倾听),联系聊与柳。发挥想象,他们可能在聊些什么呢?
我是红色铅笔,我想画一朵红花。我是……(拿出铅笔互动,拟人)
师生朗读大pk,配上指导锦囊,语气读得俏皮!
出示第二小节。他们还会跳舞呢!脚尖滑过的地方……这里写了草坪、野花和天空三种景物。字形解释:坪,形旁“土”,声旁“平”,意为平坦的土地(停机坪)
与三种景物相对应的是三种颜色,分别要重读。最后指导:蓝——得——透——明,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强调天空之蓝。
5、脚尖划过,我们来到了一片葱郁的森林。结合图片猜一猜,“葱郁”指的是树木茂盛,因为我想到了《一批出色的马》中有个词叫做“葱葱绿绿”,意思相近。森林里,雪松们在干什么?(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请大家站起来,摇身一变,变成一棵棵雪松;让我们手拉手,教室就变成了一片葱郁的森林。我看到有一只小鸟飞来了,大家想不想听她唱歌?(生唱)还想不想听?你想对她说什么?这场景真热闹!生齐读,读出快乐的感觉。
出示第二句,品味“结”,指植物生长果实,体会自然的生机勃勃。指导朗读“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四、书写提示。
森、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