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讲、许、很、行”4个字。
2.学习课文第1小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独自、静悄悄”的意思,积累“跳绳、搭积木、听音乐”等结构的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一个人玩游戏的快乐和情趣。
教学过程
1. 谈话导入,走进课文
1.师生谈话,回忆课间活动。
2.根据学生的描述,随机出示学生游戏时的图片及词语并认读。
课件出示:
拔河 踢毽子 跳绳 打篮球 下象棋
3.大家在玩这些游戏的时候感受如何?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重点指导学生读准生字“怎”。
(1)通过生字卡片认读“怎”。
(2)指名读,指名组词。
(3)尝试用“怎么”说一个句子,其他同学帮忙指正。
(4)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在回忆游戏的同时,认读一组简单的动宾结构的短语,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
2.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
要求:边读边圈出不认识的生字,标注诗歌小节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交流正音。
(1)交流小节标注情况。诗歌共4小节。
(2)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
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ěi”。课外句子举例:你得快一点,不然会迟到。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4)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怎、独、跳、绳、讲、得、羽、球、戏、排、篮、连、运”)
3.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每小节中出现的游戏名称。
课件出示:
第1小节: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
第2小节: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
第3小节:讲故事、甩绳子
第4小节: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开运动会
4.指名读,齐读。
5.生字归类识记。
课件出示:
跳绳 踢毽子 踢足球
(1)回忆形声字的特点,指导猜测“跳”这个字与什么有关,引出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记住这一类字。
(2)用同样的方法猜测“讲、排、篮、球”4个字,出示对应的形旁,小结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了解“篮”用竹字头的原因。
【设计意图】采用边读课文边识字、重点指导前后鼻音的字,以及多音字的读音、学生交流识字、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归类识字这四种识字方法,达到多种方法识字的目的,落实了课文的重点。
3. 再读课文,积累词语
1.学生自由读第1小节,读好句子的停顿。
2.围绕“独自、静悄悄”想象画面。
教师引导:想象一个人玩时的画面,以及你在玩这些游戏时的心情,体会一个人玩时特有的安静。了解“静悄悄”的意思,感受一个人玩的乐趣。
3.同桌合作读,用下面的句式说话。
课件出示:
一个人可以( )、( )、( )……这样很好!
4.拓展一个人玩的游戏名称,尝试说一说。
5.带着快乐的心情再读第1小节。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结合自身感受,把课文读得绘声绘色。用句式练习代替讲解,促进朗读。
4. 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讲、许”。(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讲、许”)
(1)回忆“请、说”中言字旁的写法,教师范写“讲、许”,关注笔画的穿插。
(2)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点评。
2.指导书写“很、行”。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课件出示:用田字格展示带拼音的生字“很、行”)
(2)重点讲解并示范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描红、书写,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并书写,利于学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