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11彩虹

来源:曹青云 发布时间:2021-03-30 16:31:04 浏览次数: 【字体:

11彩虹

课时目标:

1.认识“虹、座、浇、提、洒、挑、兴、镜、拿、照、千、裙”12 个生字。会写“那、着、到、高、兴、千、成”7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板块一认读字词.

1.谜语导入,认读“虹”字。

(1)出示谜语: “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这是什么?
(2)出示彩虹图片。彩虹有哪几种颜色?指名说说自己见过的彩虹。

(3)关于“虹”字还有一个故事。

提示:简要了解“虹”字的源流。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 呼风唤雨的龙,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 “虹饮于河”的意思是说,一 条大虫悬挂在天空,弓着身子,将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

2.游戏:生字大过关。(1)读准音。
后鼻音:虹、兴、镜,前鼻音:千、裙,平舌音:座、酒,翘舌音:照。(2)认清形。
“衣字旁”是新认识的偏旁,你怎样记住它呢?

由“裙”字拓展,配图列出“裤、褂、衬、衫、袜子”等词,学习“衣字旁”。(3)感悟义。
出示:浇、酒、挑、提、拿。
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游戏:找一找同偏旁的字,为动作词语找朋友。

浇:浇水、浇花。

洒:洒水、洒落。挑: 挑选、挑食。

提:提问、提高。

拿:拿东西、拿过来。

我做你猜:请一组同学,一人做动作,一人猜生字。

创设语境,巩固生字:用上老师给的词语,说说你在家里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事?

浇花

洒水

挑选提拿

板块二朗读课文

1.读通课文。

(1)标注自然段。
(2)借助拼音读正确生字词。
(3)遇到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读好长句子。

(1)说说你找到的长句子有哪些?
(2)逐句出示: .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①学生练习读、交流:你是怎么读好这些句子的?②画一画:圈出句子中的动作词语。
③指导读好动作词语,分别指名读。
④谁能把文中小朋友想做的事连起来读一读? A.先抓住每一- 个动作词语,读好分句。
B.再连贯起来将长句子读通。
C.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
提示:指导学生读好动作词语,读好停顿。

3.读好疑问句。

(1)逐个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①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我提着它,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就是我在下雨。
②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2)同桌之间读、分组读句子,感受句子的不同。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的表达效果。“我”真做了那几件事吗? 提示:“如果” 后面的是想象的内容,“ 不就”表示反问语气。

(4)指导学生练习读好反问语气。
①学生练习读每组句子,交流怎样读好带“?”的句子。

②教师范读或者给学生听录音,指导重读“不就”。
③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
提示:每组句子要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加深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4.小小朗读家:整体再读。
读好长句子,读出反问语气,体会“我”看到彩虹后想象的奇妙、“我” 与家人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到、那”,观察相同点

“那”:左窄右宽,双耳旁写得自然有笔锋,横折弯钩、竖笔顺要强调;第一笔横折钩的折在竖中线上;

“到”:左宽右窄,第二笔横折贴着横中线,“土”下面一横变一提,立刀旁的竖钩高于左半部分。

师范写,生在书上描一个写两个。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