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我多想去看看》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0 14:18:3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1.出示板书:我想去看看

2.读准题目:小朋友,黑板上的字都认识吗?谁会读?

(注意读准轻声字,注意停顿)

3.谈话交流:小朋友,你想去哪儿看看?小朋友都用“想”字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想”字里面就藏着我们的心愿?(相机出示“心字底”)

4.完善课题:课文里的小朋友也用这个字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板书里加上“多”)加上这个字,谁会读?和前面有什么不一样?读出渴望的语气。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读中知道“我是谁”

过渡:课文里的“我”是谁呢?住在哪里呢?

1.教师范读。关注听读习惯:眼睛看字,耳朵听音。

2.学生自读。

3.【屏显】自读要求:①借助拼音读准确;②连词成句读通顺。

4.检查反馈:我是谁,住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指生回答。

(相机点评:通过读文字知道的;通过看插图知道的;你们真有办法。)

5.教师小结:原来文中的“我”指的是两个小朋友:一个住在天山,一个住在北京。借助文中的插图,我们知道戴着小花帽的就是来自天山的小朋友,背着小书包的就是北京小朋友。)

(二)读中了解“我来自哪儿”

1.读通句子,了解“天山”。

1)【屏显】第一小节第一句话,指名看朗读句子。相机正音:告诉

2)借助地图,介绍“天山”。

【屏显】天山图。

看,这就是天山。你看到了一个怎么样的天山?天山终年积雪,也被称为雪山。

【屏显】中国行政地图。

在祖国的西部有一块广阔的地域,那里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绵延起伏的天山由东到西贯穿着整个新疆。原来这个家住天山的小朋友就来自新疆。

3)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

2.读顺句子,了解“北京”。

1)指名朗读第二小节的第一句话。

第二个小朋友的家在北京,谁来读读?l

(2)激活生活经验。

谁去过北京?用一二句话为我们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北京。

(3)教师小结。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有着三千多年历史。【屏显】北京有长城、故宫、天安门、颐和园、天坛、还有鸟巢……北京是一座大城市。

(4)学习汉字“京”。

自豪地读读这个词——北京。

②认读“京”。

读准音:(jīng

记住形:小朋友看“京”这个字,觉得它像什么?(高高的城楼)。古时候,有这样高高城楼的地方常常就是大大的城市。

写正确:(书空)伸出小手跟老师写京。(教师范写):一点就是尖尖顶,一横就是宽宽的城楼,城楼上开窗户,小小城门在下方。【田字格中范写】

③积累词语:

在北方,有一座大城市叫北京。在南方,也有一座大城市叫南京。日本在我们的东边,它的首都是东京。

小结:原来,这里的“我”是两个小朋友,他们一个住在新疆的山区,一个住在大城市北京。读读文字,看看图片,我们小朋友就读懂了“我是谁”,了解了他们的家乡,真会学习。

(三)读中了解“我”的愿望

1.自读课文

“我”想去哪儿看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一找他们的愿望,再用横线划出来。

2.读书交流——新疆小朋友的愿望

【屏显】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新疆小朋友想去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

1)教学词语:“升旗仪式”。读准两个翘舌音。

2)教学“天安门”。

升旗仪式就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你看过天安门吗?出示图片。天安门。指图:这就是天安门,天安门其实是一座城楼,城楼下就有五扇门。

3)教学“门”“安”字。

看图片,再看“门”的古文字,你有什么发现?门,这个字就藏着古代门的样子。

认识“安”。怎么记住“安”。古人觉得家里有女人就是安稳幸福。给这个城门取名为天安门就是希望国家安定幸福。多美好的愿望啊!

谁再叫叫它的名字——天安门。

4)联系生活,学习“广场”。

在天安门城楼前,有一片大大的场地,那就是天安门广场。小朋友,在你的身边,也有许多广场。你去过什么广场?出示其他广场图。广场就是这样一个大而开阔,四周不封闭的地方,广的意思就是大。天安门广场和这些广场比起来怎么样?是啊,天安门广场可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可以同时容纳100万人,升旗仪式就是在这里举行。谁来自豪地叫它的名字。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

【屏显】第一小节:新疆小朋友想去北京的天安门,看广场上的升旗仪式。他的愿望多么美好啊!让我们完整地读读他的心愿吧!

3.读书交流——北京小朋友的愿望

1)指读句子。【屏显】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话:北京小朋友的愿望是什么?谁来读一读。(北京小朋友想去新疆的天山看雪莲。)

2)教学“雪莲”。

出示“雪莲”图。

雪莲是一种花,生长在终年积雪的地方,加上它特别像莲花,所以叫它雪莲。

读顺句子:遥远的新疆,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北京的小朋友想去新疆,爬天山,看雪莲,这个愿望也很美好啊!我们也完整的读读他的心愿。

四)读中明白实现愿望的途径。

同学们,新疆的小朋友怎样走出天山,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呢?

1.出示句子:沿着弯弯的小路,就会走出天山。(读通顺)

2.教学“路”:(lù路)

【屏显】“路”。脚走在地上就是“路”。“路”字里面就藏着一只脚,你能找到吗?足字旁其实就是足的变形。是啊,汉字讲究谦让,足字变成偏旁之后,就要收起长长的捺。

②你还看过什么路?

学习偏正短语:弯弯的小路宽宽的公路

*词义:新疆山区里的路是什么样的?弯弯的小路。

北京这座大城市里的路又是什么样?宽宽的公路。

*读好短语:“的”字短而轻,连前不连后。“的”就像一座小桥,把词语都连起来了。

*借助动作,读出节奏。谁会加上手势,来读读这两种路。是啊,小路是弯弯的,公路是宽宽的。

3.教学“走”

【屏显 走】认清形:小朋友看,“走”里面也有一只脚。“走”的下半部分就是一只脚。这只脚是怎么走的呢?走的上半部分告诉你!是啊,张开双臂大步走。这就是“走”。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两个小朋友一起去走走,看看!

4.趣味游戏,读好短语。

1)【屏显动图】

沿着弯弯的小路,我们会走出天山。在遥远的北京城,我们会看到:雄伟的天安门壮观的升旗仪式。(动画出示词语,指生读词,相机正音)

2)【屏显动图】

沿着宽宽的公路,我们会走出北京,去遥远的新疆,我们会看到:美丽的天山洁白的雪莲。(动画出示词语,指生读词,相机正音)

3)读好句子:难怪他们两个小朋友都说: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反复指导,读好句子)

三、反复朗读,感受阅读乐趣。

1.分角色扮演读课文。

他们的愿望多美好啊!谁愿意完整地读一读。一个做新疆小朋友,一个来做北京小朋友。

2.男女生分别读课文。男生来做新疆小朋友,女生来做北京小朋友。

3. 配乐诵读课文,大体感受情境。

老师变魔术了,把课文变成美丽的诗行,读诗要读出节奏和韵味,配着音乐,听老师读。

4.配着音乐,我们一起来读读。

四、指导书写生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学写“北”和“京”

小朋友们,学完了课文,你们想去北京吗?要想去北京,首先要学会写北京这个词。京已经会写了。那北呢。北表示两个人背靠背。书空北。怎么样写好北呢?谁来做小老师教大家写好这个字。再请魔法棒来帮忙。提和撇要呼应。

2.学写“走”和“会”。

两个字里,都藏着一个人,你能找到吗。一样吗?人在上面,撇捺舒展。人在下方,其实是迈开的双脚。

3.学写“门”和“广”。

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独体字。独体字第一笔很关键。广的意思就是大,一撇写得长。广和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表示不同事物的大,祖国多么广大,胸怀多么宽广,天地多么广阔。门也很有趣,门就是古代门的形状,门有很多种,你知道什么门?不管是什么门,都要写的方方正正,竖要直,中间的距离要刚刚好。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