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通过关注刘伯承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感受到他是“军神”,这节课我们将从沃克医生的角度来探讨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板贴:沃克医生。
任务三:默读课文,思考: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提示:关注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圈画关键词,做批注,并试着读出他说话的语气。)
过渡: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
预设:即使重伤,刘伯承也从容镇定,沃克医生由此确定了他是军人!指名读。
过渡:刚才我们关注的是沃克医生的语言,还有人关注其他方面吗?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预设1:“愣住、惊疑”你关注了沃克医生的神态,还有吗?
预设2:“重新审视”“冷冷”这是沃克医生的动作和语言,请你连起来读一读。(采访其他同学:你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是呀,此时沃克医生已经产生了怀疑)谁再来读一读?
预设3:文中还有一处“冷冷地问”,你发现了吗?谁来把这两句对比着读一读,(采访:同样是“冷冷地问”,语气一样吗?)板书:冷漠。谁能读好两者的不同?
确定了刘伯承是军人,沃克医生不再冷漠,就连目光也柔和了,你能读好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吗?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1-11自然段(指名两位学生读沃克医生和刘伯承,教师读旁白)。
过渡:沃克医生发现刘伯承是军人后,为什么又称他为“军神”呢?
(一)手术前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预设:指名读(1-2人)。刚才你关注的是沃克医生的神态和语言,还有人关注到这段文字中的其他部分吗?
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预设1:你留意了沃克医生的语言,还有人关注到这句话中的其他部分吗?
预设2:“再一次愣住”:你读(听)出了什么?(板书:惊讶或担心)指名读(1-2人)谁还想读读这段对话,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分角色朗读12-14自然段。)
刘伯承的从容镇定使沃克医生惊讶不已(沃克医生如此担心,刘伯承却依旧从容镇定),怪不得沃克医生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二)手术中
过渡:后来,沃克医生的心理又有怎样的变化?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预设:采访学生:沃克医生,您一向从容镇定,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额上也汗珠滚滚,这是为什么?我听出来了,您是在担心刘伯承!(板书:担心。)谁来读?(1-2人)
让我们把沃克医生的反应和刘伯承的表现对比着读一读,男生读刘伯承,女生读沃克医生。
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都如此担心,可刘伯承却一声不吭,怪不得沃克医生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三)手术后
过渡:手术后,沃克医生又是怎样的心理呢?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预设:指名读。我听出了你的担心(敬佩)。你还关注到这段文字中的其他部分吗?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预设:指名读。你听出了什么?(惊讶,不敢相信)谁再来读。还有吗?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预设:你从沃克医生的语言和神态中读出了敬佩,真好!请你再来读这句!还有吗?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东支队的将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
预设:“肃然起敬”、“慈祥”板书:敬佩。指名读。这是沃克医生的神态,还有吗?“久仰”、“荣幸”你关注了沃克医生的语言,真好!谁想用朗读表达这份敬意。分角色朗读18-26自然段。
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如此敬佩,难怪会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同学们,刘伯承的精神使沃克医生的心理从最初的冷漠变为了深深的敬佩,你们看,屏幕上蓝色部分是刘伯承的表现,红色部分是沃克医生的表现,文章题为“军神”,却花了大量的文字来写沃克医生,这是为什么?(板书:侧面烘托)
过渡:今天我们从沃克医生的角度感受到刘伯承是名副其实的军神,那么,你能试着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任务四: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一讲这个故事。)
1. 教师示范,一边听,一边思考:老师是如何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故事的?
一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一位病人,我原以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病人,便照常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他都一一回答,可当我打开他右眼上的绷带时,却感到惊疑:这个人的伤势这样严重,却如此从容镇定,怎么可能是邮局职员呢?他肯定是军人!面对质疑,刘伯承承认了他的身份,我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柔和了,并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2. 明确要求:
(1) 变换人称,抓住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讲故事。
(2) 将对话语言转化为叙述语言。
3. 你能按照这两个要求,把故事的其他部分讲好吗?先自己练一练。
4. 指名展示,其他学生根据要求评价。
5. 小组内练习,推选优秀者上台讲。
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关注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他的心理变化,感受到刘伯承是一位从容镇定、坚强意志的军人,他的精神超越凡人,因此被称为“军神”,难怪沃克医生这样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拓展:其实,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还有许多像刘伯承一样的军人,请读一读阅读链接《丰碑》。为了革命,他们常常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就如林则徐所说,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