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来源:吕小艳 发布时间:2021-03-29 12:18:45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情分析    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对学生来说,真正意义上的认识角还是第一次,也是极抽象的。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学中应注重通过直视,帮助学生逐步从实物和其它平面图形中抽象出数学中的“角”,并在活动中感受和认识角的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角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设计思路与理念】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

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摸一摸,猜一猜”

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一)先学探究:

1、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你看到了些什么呀?(学生自由说)

2、引入课题

引导:请大家看这两位小朋友手里已经做成了什么呢?为什么叫三角形和五角星呢?

生答:有5个角和3个角。

3、什么是角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物体面上的角。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

(出示实物剪刀和三角形纸片):哪位小朋友来指一指剪刀的角在哪里,三角形的角在哪里?(指明学生上台指一指)

2、适时抽象、建立表象。

1)这些都是藏在物体上的角,那么数学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 (用课件隐去物体,剩下三个角)

2)如果我们给这些角脱去外衣,再标上角的标记,就变成了数学上的角,这三个图形都是角。

3)(出示三角板)三角板上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三角板上的角在哪儿呢?

4)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像老师一样摸一摸,顶点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5)角除了顶点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组成部分?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6)师示范画角(先点一个点,再从这点画两条直线)

谁来说一说老师刚刚是怎么画角的?

7)数学家们给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好听的名字,像刚才同学们说的尖尖的部分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边。

小结: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设计说明:对于二年级学生,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只要求“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这就是让学生直观认识角,知道角的图形和各个部分。教学设计从生活情境出发,先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找出“角”,指一指角,初步体会角的形状和特点;接着联系物体面上的“角”的形状画出角,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角的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角的形状,然后教师示范画角,结合画图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画角的过程,初步体会角有顶点和边,再用直接告知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角的顶点和边,直观感受角的特征,明确角的边是直的。】

3、辨角(“想想做做”第l题)。

1)引导:请小朋友们看“想想做做”第1题,是角,在下面打√,不是角,在下面打×,并想想为什么,说说理由。

2)交流:哪些是角?为什么另外两个图形不是角?

小结:我们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是看它是不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4、数角(“想想做做”第2题)。

(1)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找出图形中的角。做上标记,然后数一数,填在括号里。

2)交流结果,并说说第一个图形那两个为什么不是角,第三个图形为什么只有两个角。

5、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出示学生做的活动角,还有做的角和它一样的吗?玩一玩,你发现这个角可以怎么样?(变大变小)

问:你是怎样使角变大变小的?

追问:那你发现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小组讨论。)

小结: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2)、你会比较角的大小吗?做“想想做做”第3题

a)同桌互相说一说钟面上这几个角谁最大,谁最小?你是怎么知道的?

b)交流:你是怎样比的?(看两根针各张了几格)

c)小结:角的两边张开得大,角就大,张开得小,角就小。

【设计说明:角有大小是角的本质属性之一,认识角需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点,这里主要通过活动角的操作,让学生联系生活里已有的“大小”经验获得相应的感受,认识角有大小。对于二年级学生而言,要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张开程度有关”是困难的,在教学设计上,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动态操作过程获得体验,明白“两边张开角变大”“两边合拢角变小”。】

(三)反思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角的初步认识)

2、大家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

【作业布置】

1、把一张长方形纸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是几边形?它有几个角?

2、拿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顶点

            

 

1、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 两条边是直直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