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学生经历实验、推算等活动过程,能借助并联系现实生活中一亿的具体数量,感受一亿的实际意义,了解一亿的数量大小。
2.数学思考:学生通过实验、推算活动体验猜想、实验、推算和比照等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3.问题解决:体会量化和利用样本类推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体会日常生活里大数的存在,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生活的习惯,培养主动、自觉理解和运用数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一亿的实际意义,感悟一亿的大小。
教学难点 感受一亿的实际大小。
教学准备 10枚一元硬币、100粒大米、课件
课堂教学“砺案”
一、说一说
提问:10个一万是多少? 10个十万呢?能十万十万地数一数,数到一百万吗?我们一起数一数。(学生集体数数)
引导:大家现在一百万一百万地数一数,数出10个一百万,看看是多少;集体数数)再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出10个一千万,看看是多少。(集体数数)
交流:大家通过十万十万、一百万一百万、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数出了1亿。这1亿究竟是多少呢,它是一个多大的数呢,你能联系认数时对一亿认识,和大家说一-说吗?
指名学生交流,说说对一亿有多大的认识。
引入:大家都说明了自己对一亿有多大的认识,如果要了解一亿的大,我们还可以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今天我们就联系具体事物,通过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实践活动,来认识一亿有多大。(板书课题)
二、数一数
1.活动设计。
交流:在我们生活里,你能想到哪些1亿的数据,随便说说,行吗?(学生自由说出1亿的事物)
引导:生活里有许多家1亿的事物,比如1亿本练习本。如果要数出1亿本练习本,你能猜猜大约要用多长时间吗?猜猜看。(指名学生猜测,可以选择板书记录)
交流:你想到什么办法可以估计数1亿本练习本要用的时间? (引导学本得出可以用推算的方法解决估计时间的问题)
2.操作推算。
引导:大家想到可以用一些练习本数一数,看要用多少时间,然后按这样的速度推算,估计出数1亿本大约要多长时间。现在就请每组同学由组长负责,互相合作,数出100本练习本,用秒表测出用了多少秒,把所用时间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里,再推算出数10000本、1000000本和10000000本各需要多少秒。
学生操作实验,推算出数100000000本用了多少秒;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数100本用了多少秒?接着怎样推算的?
3.计算时间
引导:那数1亿本练习本需要几年时间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小组讨论,怎样从秒开始,换算到几分、几小时和几天、几年呢?请看课本上是让你怎样一步一步计算出需要几年的。
4.体会1亿。
交流:你算出数1亿本练习本的时间是多少?(指名各组同交流)和你开始猜测的时间比一一比,你想到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三、量一量
1.猜测测量。
引导:我们在认数时,已经推算过1亿枚1元硬币有多重,还记得吗?亿枚这么小的硬币却有600吨,要用150辆载重4吨的卡车才能一次运走。那你想过没有,如果把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会有多高吗?一般30层大约高100米,猜猜看,会比30层楼房还高吗?会有它的多少倍高?
提问:你想到可以怎样测算出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吗?
引导:跟数练习本一样,大家想到可以取几枚硬币摞起来量一量有多高,再推算出1亿枚1元硬币的高度。请每个小组组长负责,共同合作,用10枚1元硬币摞起来量一量,记录在课本上表格里。
交流:你们量出的10枚1元硬币大约有多高?
2.推算比较。
引导:大家量出的10枚1元硬币高度大约是2厘米。现在就请你一步一步推算1亿枚1元硬币摞起来的高度。
交流: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多少厘米?
交流:1亿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多少米?大约是30层楼房高度的多少倍?
3.体验1亿。
引导:1枚1元硬币虽然只有大约2毫米厚,可1亿枚摞在一起有200000米高,你想象过这200000米有多高吗?自己想象一下,它大约是30层楼房的2000倍那么高,你能想到有多高吗?你对1亿有多大又有了什么感受?
四、称一称
引导:我们从上面的推算中,已经感受了1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现在我们继续体验1亿有多大。每个小组用你准备的100粒大米,在小型电子秤上称一称有多重,记录在表格里,再推算出1亿粒大米有多少克。
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100粒大米大约有多少克?1亿粒呢?大约合多少千克,是多少吨?
引导:你看1粒大米很小很小,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1亿粒大米却有大约2200000克,是2.2吨呢!可见这1亿有多大!
2.计算感受。
引导:现在我们推算出1亿粒大米有200000克,我国大约有13亿人口,如果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全国一天能节约多少呢?请大家阅读课本上的两个问题,并按要求算一算,求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第1题的? (板书算式、得数)
第2题怎样解答的? (板书算式、得数)
追问:全国每人每天节约1粒大米,全国一天节约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年?
通过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感想可以和大家分享?
五、议一议
1.回顾反思。
引导:通过上面的综合与实践的几项活动,你对1亿这个数又有了哪些认识?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福利补气话做交流:你对1亿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还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课后延伸。
引导:这1亿有多大,给了我们这么多的认识和体验,从中得到了许多启示!放学回家你还可以把我们课上做的实验让爸爸或妈妈猜猜,看看他们能不能知道数1亿本练习本要多长时间,1亿枚1元硬币摞起来有多高,1亿粒大米有多重,再把你实践的结果和体会和他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