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汉字真有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字谜、 阅读资料、汉字趣味故事等系列活动, 感受汉字的趣味, 学习汉字的规范。
2. 借助趣味汉字交流会,学习搜集汉字资料的基本方法,了解汉字文化。
3. 提升对汉字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猜字谜、趣味汉字交流会等系列活动,学习搜集汉字资料的基本方法,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
一、解读篇章页导语
1. 观察单元导语页上的图文。
(1)引导生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各种汉字:甲骨文、小篆、隶书
(2)指名读单元导读语,随机交流汉字有关的故事。
2. 领会本单元语文学习要素
(1)生圈画导语页上的语文要素,明确本节课的两个学习目标:(1)感受汉字的趣味,了解汉字文化。(2)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学习了解单元活动要求
1.引导生畅谈对汉字已有的了解。
预设: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2. 教师补充对汉字的介绍。
(屏幕出示)指名读:
中国汉字具有形态之美。 原始的中国汉字是一种表意 的象形文字, 字形跟字义、 字音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 它 是 形 、 音 、 义 的 结 合 体 。 例 如 , “ 山 ” 似 隆 起 的 连 绵 山 峰; “月” 的形状像月牙……
中国汉字具有音韵之美。 一般来说, 一个汉字代表一 个音节。 有的汉字一个音节有好多个汉字来记录, 有些字 则 可通过 声旁 确定 音类 或大致 的读 音 , 如 “ 饱、 抱 、 胞 、 鲍、 孢、 苞、 雹”, “包” 就是这组字的声旁。
中国汉字具有灵性之美。 汉字虽然是由横竖点撇捺组 合而成的字形, 但它们不是僵硬的符号, 而是有着独特性 格的精灵。 每个字都有着不同的风韵。 如 “ 哭” 字一看就 像是流泪, “笑” 字一看就像是竹子笑弯腰的形态等。)
4. 明确综合性学习活动单元要求:
(1) 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趣味。
(2) 了解汉字文化,树立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
三 开展主题一“汉字真有趣”学习活动
(一)开展猜字谜活动
1. 学习猜字谜。
(1)(屏幕出示)几则简易字谜,生竞赛抢答,激发汉字学习的兴趣。
(2)生自主阅读阅读材料1 “字谜七则”,交流了解字谜不同类型及特点。
2. 猜字谜活动。
(1)(屏幕出示)与课本字谜类型一致的谜面,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2) 教师出示谜底,指名生介绍猜测过程,归纳方法。
(3) 出示多组字谜,小组进行抢答。
3.布置课外搜集字谜 。,提示方法 :
(1)查找图书 (2)网络搜索 (3)请教别人等。
4.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材料2、3、4,借助汉字音、形故事,感受趣味,了解汉字规范的重要性。
5.指导阅读材料5 ,了解“有趣的形声字”。
6.布置课外搜集体 现 汉 字 特 点 的 古 诗 、 歇 后 语 、 对联、 故事等资料。
(二)开展“趣味汉字交流会”活动
1.制订活动计划
(1)组建小组:根据古诗组、歇后语组、 对联组、 故事组等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分组。 。
(2)商议主题:各小组围绕本组内容主题,商议可以从哪些方面了解汉字,通过什么形式进行展示。
(3)活动分工:师出示活动计划范例表,各小组制定本组活动时间、地点及人员分工计划表。
(4)讨论完善:各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本组活动安排计划表,其余生提问,相互补充完善。
2.按照计划,各小组搜集、整理资料。
3.展示交流,评价引导
活动中,利用多元评价表(如下)优化评价方式,,以多元评价引导、,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表 1 “汉字真有趣”小组活动评价表
项目 | 评价标准 | 自我评价 | 同学评价 | 教师评价 | 家长评价 |
制订计划 | 小组分工明确, 计划安排合理 | ||||
搜集、整 理资料 | 搜集资料的方 法运用恰当,成 果丰富,资料整 理得比较完善 | ||||
展示交流 | 展示形式新颖, 展示内容丰富, 互动效果良好 |
3. 根据活动评选获奖者公布。
针对不同阶段的活动表现,评选“十佳信息员”“研究小能手”“互助好搭档”等,给学生以激励,让学生获得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