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设计
1.课题:《口语交际:打电话》(语文、一年级)
2.教材分析:这一交际情境源于生活,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性。口语交际“打电话”由四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提出两个问题:“你打过电话吗?”“应该怎样打电话呢?”这两个问题不仅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思考怎样打电话,也明确告诉学生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第二部分是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一次打电话的情景:李中给张阳打电话,接电话的却是张阳的妈妈,这让学生知道打电话包括“打电话”和“接电话”两个方面。第三部分是提供了3个情境,让学生试着打打电话。其中前两个是打电话约同学踢球和向老师请假,打电话的语气语调应根据对象和内容的不同有所变化;第三个是接听电话,知道对方不在要“转告”。第四部分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提示,提醒学生在打电话这一交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提示了本课的目标指向。
3.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有过打电话的经历,他们对打电话并不陌生。打电话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本次口语交际让孩子们学会独立接打电话,能够做到说清楚、听明白、有礼貌、对方不在会转告。
4.目标预设:
(1)通过情景模拟,体会打电话时要做到“说清楚、听明白、有礼貌”。
(2)通过实践演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和表达习惯。
(3)创设生活情景,体会打电话时如何清楚明白地与人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5.重点、难点:学会打电话,知道给别人打电话时,要先说自己是谁;在打电话过程中,没听清楚时知道请对方重复;巩固“大声说、认真听”“使用礼貌用语”等交际习惯。
6.设计思路与理念:本次口语交际话题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运用都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通过此次教学希望孩子们能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提升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本次设计由教到扶再到放,多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实践模拟与展示。
7.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情景模拟法
8.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话题
1.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考考你们,但有要求,仔细听、不插话,听完举手才能说答案。明白了吗?
叮铃铃,叮铃铃,一头说话一头听。俩人不见面,说话听得清。(猜一个动作)
2. 揭示谜底,板书课题。(板书:打电话)
3. 实物展示,拿出座机电话和手机。老师讲解:这是电话机,现在人们有了更方便的手机,这样的电话机你们可能很少见过。
4. 过渡:有时候一通电话可以给我带来很多的方便。别看打电话这件小事,里面却有着大学问呢!
二、仔细观察,学习技巧
1. 播放视频(视频内容为书中李中给张阳打电话,接电话的却是妈妈的对话)。
2. 交流电话内容,知道要“说清楚、听明白”
(1)听了电话内容,你知道李中打电话给谁吗?(标红:“请问张阳在家吗?”张阳在家吗?(标红:“他在家。你稍等一下,我叫他。”)
(2)打电话时,我们要像李中和张阳妈妈这样,把话说得清清楚楚,对方才能听得明明白白。(板书:说清楚 听明白)
3. 明白打电话要“有礼貌”。
(1)出示书中李中打电话给张阳的例子。李中和张阳妈妈打电话不仅把话说得清清楚楚,他们还让你有什么感受?(有礼貌)
(2)请你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们有礼貌?(请问、您好、谢谢)
(3)师小结:我们打电话时,不仅要把事情说得清清楚楚,还要先告诉对方自己是谁,要学会使用礼貌用语。(板书:自报家门有礼貌)
三、模拟情境,尝试体验
1. 我们经常需要打电话、接电话,你能做到“说清楚、听明白,自报家门
有礼貌”吗?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2. 情景一:原来李中打电话给张阳是想约他下午一起去踢球。
(1)同桌练习。
(2)指名同桌展示。
(3)组织学生围绕“说清楚、听明白,自报家门有礼貌”进行评价,提出
建议。
(4)再请一组同桌展示。
3. 情景二:哎呀,张阳在踢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他需要在家休养一天,
得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老师:喂,你好。
张阳:
老师:是张阳啊,有什么事?
张阳:
老师:不好意思张阳,我没听清,你能够再说一遍吗?
张阳:
老师:哦,好的。你在家好好休息,等康复了再来上学。再见。
张阳:
(1)老师来接电话,谁来演张阳?(指名师生合作表演)
(2)组织评价。张阳把打电话给老师的原因说清楚了吗?
(3)如果没有听清,我们应该怎么做?(请对方重复)
(板书:没听清 请重复)
4. 情境三:张阳在家休息,有位叔叔打电话找爸爸,但是爸爸不在家。遇
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应对呢?
(电话铃响)
张阳:
叔叔:小朋友你好,我是你爸爸的同事。请问你爸爸在家吗?
张阳:
叔叔:那请你转告你爸爸,明天上午九点到单位开会。
张阳:
叔叔:谢谢你,小朋友,再见。
张阳:
(1)老师扮演叔叔,谁来演张阳?(指名师生合作表演)
(2)对照板书评价。
(3)当要找的人不在,这位叔叔是怎么做的?
(4)当爸爸回来时,你会怎么转告呢?
(板书:对方不在会转告)
四、联系生活,交际实践
1. 刚才我们练习了在不同的情况下怎么接打电话。下面有几种情形经常发
生,需要我们打电话来解决。
出示:
(1)因病请假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作业,想问问同学。
(2)在校突然发烧了,打电话给妈妈或爸爸,请妈妈或爸爸来学校接自己。
2. 同桌选择一种情境,练习接打电话。
3. 指名同桌表演,对照板书提示评价。
4. 齐读板书,记住打电话的注意事项。
5. 课堂小结:这是老师的电话,以后有什么需要和老师联系的欢迎打我电
话。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留下家长的电话,让电话解决自己的问题,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
9. 作业布置:回家用爸爸或者妈妈的电话给亲人或者朋友打一通电话。
10.板书设计:
打电话
说清楚 听明白
自报家门有礼貌
没听清 请重复
对方不在会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