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
2.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特点,分辨真实的描写和想象的描写。
3.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猜谜语。
2.询问原因,讲述琥珀特点。
3.出示琥珀图片,引出课题《琥珀》。
4.齐读课题。
二、初学本课
1.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指生带读。
2.出示表格,根据“六要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默读课文,同桌交流完成表格。
3. 根据表格,用自己的话将琥珀形成的过程完整地说一遍。
4. 谁能说说这个琥珀的样子呢?
生:她是透明的,带有淡黄色
生:这快琥珀里面有两个小动物,蜘蛛和苍蝇,此时他们两个正在进行活动。
生:我能看出这块琥珀是透明的 ,有苍蝇和蜘蛛在里面,可以看见他们身上每一根毫毛,并且在里面挣扎,四条腿的周围有黑色的圆环。
师:对这块琥珀的样子的描述,大家是从哪里找到的?
生:文中最后一个段落
师:那好,我们现在共同来读文中的描写琥珀样子的段落,透过样子,来看一看它的奇异。
5. 生齐读最后一段
三、探究琥珀
1.琥珀形成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在文中找出来。
“约莫”一词什么意思?能否删去?
(体现科普文语言的严谨。)
琥珀的样子是真实看到的,但故事是作者想象推测的。
2. 文中还有哪些词语能够体现科普文语言的严谨?默读课文勾画出来。
师:哪组同学找好了?
生:这块琥珀的形成需要两个事物,一个是蜘蛛一个是苍蝇,第二点需要炎热的天气,松树渗出松脂,并且不断渗出把两个小东西包裹在里面,需要漫长的等待。由油状变成固体。(教师随机对生的答案进行提问补充)
生:在炎热的夏天,一只苍蝇停在了大松树上。一只蜘蛛从苍蝇后面靠近,准备吃掉它。一大滴松脂落到了苍蝇和蜘蛛的身上并把他们吃掉了。两只小虫挣扎了下,又被厚重的松脂重重包裹住了,形成了松脂球。松脂球变成了化石,琥珀就形成了。
师:琥珀形成的过程在同学们的口述中变得离奇,巧合又艰难不易。上千上万年的积淀才成就了一块儿小小的琥珀。从形成过程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生:体会到琥珀形成的不易,感受到琥珀的珍贵。
师:刚刚琥珀的形成过程大家叙述出来了,那不我们能不能从中提取出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呢?具体的提炼出几点,语言简练些!
生:第一步:需要大松树,不断的渗出松脂 第二步:需要炎热的天气,气温高才能有更多的松脂 第三步需要有蜘蛛和苍蝇 第四步:松脂包裹小动物,并且形成松脂球 第五步:需要地壳的变动”(几位同学说出条件,合理及时给予肯定)
师总结:琥珀形成需要的具体条件:第一步炎热的夏天渗出松脂第二步:有蜘蛛和苍蝇包裹在松脂里第三步:形成松脂球 第四步:地壳变化形成化石。
师:下面我们结合图片再来回顾下琥珀形成的过程,感受其奇异的特点。(生结合图片欣赏琥珀形成过程)
师:这么奇异的琥珀,它又有着怎样的科学价值呢?
文中有介绍么?
生:从那块琥珀, 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早已有那样的苍蝇和蜘蛛了。
师:找的非常准确,文中末端就已经想我们呢介绍了琥珀的价值,下面我们共同来读一读。(生齐读琥珀价值)
四、品析文本特点
师: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具体是指什么呢?
生:琥珀的形成过程。
师:这是科学家亲眼看到的么?(不是)那是怎么得出的?(想象、猜测)
师:这个故事确实是科学家想象出来的,那为什么作者不用想象一词,而用“推测”呢?推测指什么?
生:推测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联想。
师:推测就是根据已知的事物来想象不知道的事情。那文中那部分是想象的过程?那部分是真是的过程呢?
生:文中琥珀形成的时间、过程都是想象的,发现的过程和琥珀的样子则是真实的。
师:很好!文中确实分为真是部分和想象部分。但我们也明确了,这个不是并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推测。这也体现了科学小品文的一大特点。( 科学性)。那想象的部分,大家觉得写的怎么样?
生:写的很生动有趣。
生:运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
师:的确,想象部分是有点童话色彩在里面的,充满讲了文艺性。这就是科学小品文的另一个特点。
师:这块奇异的琥珀被一个小男孩巧合的发现了,下面我们就去看看它是怎样被找到的?
生齐读文中第15-19段落。
师:怎样去评价这个发现过程?那句话最有意思?、
生自由回答。
生:这是很少见的。这句话最有意思,说出了琥珀价值。
总结:围绕琥珀,我们这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呢?
生:琥珀的价值及其形成过程,形成必要条件。
生;科学小品文的一些特点
五、总结
师总结:通过围绕琥珀,我们知晓了琥珀的形成过程、条件、时间也看到了巧合离奇的发现过程及它巨大的科学价值。
孩子们,希望通过琥珀的学习能够激起大家对科学世界的探索,阅读书籍,充实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