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 教学设计
砺 新 课 堂 教 学 教 案
课 题 | 12.盘古开天地 第一课时 | 课 型 | 时间 | ||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2.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 ||||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 ||||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课堂教学“砺案” | 课堂教学“新案” | ||||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段。 2.同学们认识他们吗?他们是谁? 3.在远古时期,像他们这样神奇的人物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个神奇人物用利斧劈开了天与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神奇的人物是谁吗?(学生答:盘古;教师板书课题,齐读) 4.对题质疑,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盘古是谁?他是怎样开天地的?天地分开后又是怎样的?课文会告诉我们一切的。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桌互读互查。 2.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些字的。 3.巩固识字。做“给生字找朋友”的游戏。(用卡片出示生字,请同学给其组词) 4.有感情地读“创造”“黑暗”“辽阔”“奔流不息”“茂盛”等词语。 5.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初步理解重点词“创造”的意思。 6.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1.重点研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1)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2)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3)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2.重点研读第5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1)读一读,说说你读了这段话后有什么感受。 (2)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3)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文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3.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神话故事的神奇。
四、想象感悟 1.浮想联翩。学生伴随配乐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2.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3.学生借助多媒体画面尝试复述。 4.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复述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
| |||||
砺 新 课 堂 板 书 设 计 | |||||
盘古开天地 混沌→劈 身体→美丽的宇宙
| |||||
砺 新 课 堂 教 学 反 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