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古诗三首》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1-30 08:50:46 浏览次数: 【字体:

12. 《古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顺三首古诗,背诵《示儿》。认识并且会写“祭”字。

2. 能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通过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的大意。

3. 体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感受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资源】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提前写好课题和三首古诗题目的板书)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许多文人墨客将自己的爱国情怀融入到古诗词中,比如我们四年级刚学过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还记得吗?来,齐背这首诗给老师听。(背的很熟练,真有气势)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另外三首具有浓浓爱国情怀的古诗。

 

二、初读课文

请齐读三个课题,今天我们要完成三项学习任务,第一项学习任务我会诵读,请你来读一下学习要求。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一:我会诵读

学习要求: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做到有板有眼。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下这三首诗,待会儿老师请同学朗读展示。

1.PPT出示《示儿》,请生朗读(评价语:你不仅读的声音响亮,还读的特别正确,真好),相机正音,读的正确请同学点评。(你很会评价,还发现了他读得节奏很好)

2.划节奏。请仔细听,他是怎样停顿的?你们听出来了吗?对,他分别在“死去”“元知”后面停顿的,非常好,这就叫有板有眼。

3.下面请同学们互相有板有眼地读一读这首诗,读给同桌听。

4.好,下面我们一起来齐读这首诗。(嗯,读出一点古诗的味道了)

 

1.下面我们来读第二首诗,PPT出示《题临安邸》,请生朗读,生读题目打断,同学们,注意听他题目是怎么停顿的吗?对,题/临安邸,区区四个字停顿也很有讲究,那为什么这么停顿呢?谁来说说?(根据诗题意思来的,题写在临安旅店墙壁上的一首诗)所以邸就是旅店的意思,哪里发现的?书本注释,你们很会学习。(生继续读)(评价语:读得字正腔圆,你很会读书),谁还想再读一读?(不愧是朗读高手,读出了古诗的韵味)下面请同学们学习她们的样子来自己读一读,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感觉来。

2.下面请女孩子齐读这首诗,男孩子也来试一试。(男生和女生读的都非常好,为你们点赞)

 

1.PPT出示《己亥杂诗》,请生朗读(评价语:你的朗读特别有气势),相机正音,请同学点评,那你能不能再给大家来读一读。(读的太好了,你就是朗诵小达人)谁能诗味读得比她还要浓?(朗诵专家就是你了)

2.师生配合朗读,哎呀,听了你们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考验一下我们相处一个多月以来的默契度,老师和你们一起配合朗读一下这首古诗。(PPT出示古诗划分成43然后交换34)

 

1、把一首诗读的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是高手,把三首诗连起来都读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是高手中的高手。我们一起来齐读三首诗。

2、(板书:读通)古诗我们已经读通顺了,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目标读通已经达成。

 

三、学习《示儿》

今天我们先来看第一首《示儿》,齐读课题。首先老师想问“示儿”这个课题是什么意思呢?“示儿”就是写给儿子看。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书上注释有)对借助注释理解意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示儿”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孩子看的遗嘱,那陆游临死之前对儿子说了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以及上下文先自己理解古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圈画出来。

 

学习任务二:我会理解

出示学习要求:借助注释和相关资料,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板书:读懂)

1、谁有不理解的地方?举手示意,好,下面请前后左右结成小组讨论交流2分钟,还有不理解的吗?(没有)我们遇到不会的问题又多了一个学习方法,学会向身边人请教。

2、都没有问题,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经得住考验。

课件出示完整的古诗,检查“但”只是,“同”统一,“家祭” 祭祀家中先人。3、好,古诗的意思我们弄懂了,请同学们自己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待会请同学来汇报全诗的意思。哪位同学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呢?(说得真好/谁来补充?)其他人也能说的这么好吗?请同学将诗句的意思说一说给同桌听。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皆空,只是我悲伤的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等到朝廷的军队向北挺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不要忘记告诉你们的父亲。

4、读懂也是学习古诗非常重要的环节,借助注释,自己理解和同伴的力量,我们读懂了这首诗的含义。

 

下面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最后一项任务,你来给大家读一下学习要求。

学习任务三:我会读好

出示学习要求:结合资料,想象画面,读好古诗。(板书:读好)

1.全诗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心情,是哪个字呢?(悲)

2.“悲”是什么意思?悲伤悲痛,那么诗人临死之前他悲痛什么呢?那当时的国家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都做了充分的预习和资料的收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当时的北宋社会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板书:结合资料。你的历史知识储备真丰富/是啊,你们说的都对,都很棒)

3.师结合地图整合总结学生的答案(PPT出示地图画箭头标注北定)

在当时的社会,北宋动乱不堪,金国占领了北宋都城,北宋亡国。后来,皇帝的弟弟赵构逃到南方建立南宋。但是南宋小朝廷却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北方中原的领土(画箭头)。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中原的老百姓被金人奴役。直到陆游八十五岁逝世时,也没有恢复中原的统治。

4、(幻灯出示前两句)所以我们的爱国诗人临死之前都在为这件事感到悲痛,哪位同学能带着陆游的这种悲痛和伤心读一下前两句?(你来,不错/你试试,很好/你也来试试)

(评价语:来,让我们一起读。)

 

1、课件出示补充诗词。

1)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观大散关图有感》陆游20岁

2)位卑未敢忘忧国。

                   ——《病起书怀》陆游51岁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8岁

4)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诉衷情》陆游80岁

5)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老马行》陆游82岁

看陆游在人生不同阶段写的诗词,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读完了?你有什么发现?(发现陆游写爱国诗从二十多岁到八十多岁都在写,你真是慧眼独具)所以陆游从年轻的时候到临死的时候都非常爱国,对祖国的统一一直抱有热烈期待。

2、是的,从陆游两岁起,就经历了靖康之难,亲眼目睹国破家亡的惨状,到临死之前都未能见到祖国的统一,但他有没有放弃对祖国统一的热切希望呢?(没有)虽然他觉得自己不在了,他觉得祖国一定会统一的,所以就有了陆游临死之前的这两句嘱托:(齐读)

课件出示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想象此时此刻你们就站在奄奄一息的陆游身旁,你们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呢?(停顿半分钟,让学生好好思考,板书:想象画面)

我看到陆游浑身奄奄一息,骨瘦如柴,但此时他依然拼尽全身力气抓住儿子的手留下重重的嘱托:“儿子,我死之后祖国统一的好消息一定不要忘了在祭奠的时候告诉我。”

4、同学们,你们眼前也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了吗?来,我们再来读一读。你来读,齐读。

5、刚才的学习当中,结合课前资料,想象画面,不仅看到了陆游对祖国分裂的悲,还看到了对祖国统一的期盼与渴望,更体会到了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相信这这种情感也融入到你们的心中。请大家带着这份感情自由背诵这首诗。

刚才老师观察到大家背的都很流利,真正的背诵还要充满感情,体现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谁来试试?(背的太棒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情感齐背这首诗。

 

四、学习生字

最后,请同学们看黑板,本课有一个需要重点掌握的生字,“祭”字(板书示范:祭)“祭”的左上角这个部件的意思是“牲肉”,右上角是一个繁写的“手”,下面的部件就像一个供桌,这些部件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个人恭恭敬敬地站在供桌前,手拿牲肉供奉神佛或祭祀祖先。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