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几分之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书第87--89页“认识几分之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能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直观的方法学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通过认识和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的探究过程,培养观察、操作、比较、抽象和表达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个圆形、板贴;每人两张不用形状的学具纸,深色水彩笔,直尺。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回顾,引出新知
谈话:周末,阳光明媚,特别适合野餐。(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他们准备了哪些食品?把这些食品分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才最公平?(板书:平均分)
过渡:每人分得同样多就是在“平均分”,这节课我们要和“平均分”这个好朋友一起学习新的知识。
提问:把每种食品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生回答,师板书)
平均分成 每份
4个 2份 2 个
2瓶 2份 1 瓶
1个 2份 半个
用一个圆来表示这个蛋糕,你能找到半个吗?(生折一折)
为什么要对折?(强调平均分成2份,半个就是其中的1份)
可以用虚线表示平均分,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半个既是左边1份,又是右边1份,可以画斜线表示出其中的1份。(板贴圆片)
(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
1.借助圆片,认识二分之一
那“半个”能用什么样的数来表呢?
任务一:
写一写:尝试用你想到的数来表示出“半个”。
展示学生作品,进行交流。
对比发现:都有1、2,表示什么意思?
2是怎么来的?(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1表示什么意思(其中的1份,既是左边1份,又是右边1份)
教学1/2的读写,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是的,孩子们和我们的数学家一样爱思考,数学上规定用二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来表示(板书:认识分数),可以先写一条横线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在下面写上2表示分成2份,上面写上1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板书1/2)读作二分之一
这个1/2是怎么得到的?
小结: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板书:把一个蛋糕、2份、每份都是它的)
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个蛋糕的1/2,你能找到正方形的1/2吗?
2.画一画,分一分,理解二分之一
任务二:创造二分之一
(1)画线分一分,画斜线表示出正方形的1/2,并把1/2写上去。
(2)和同桌说说你的1/2是怎样得到的。
生操作、交流,汇报。(选择不同的作品贴黑板)
提问:为什么分法不一样,都能表示它的1/2?
小结:只要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2份中的1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你还知道哪些几分之一?(板书:1/3,1/4......)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创造一个几分之一。
3.折纸游戏,认识几分之一
任务三:创造几分之一
小组合作要求:
(1)拿出学具纸,小组成员商量,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写一写创造不一样的几分之一。
(2)比一比你们得到的几分之一,看看它们大小有什么关系?
生操作、展示、汇报。
你能找到几分之一的方法吗?
小结: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板贴:几份,几)
引导小结:同样大的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三)巩固练习,检验新知
1.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吗?
生口答,最后一个为什么不能?(强调: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
2.把一根彩带看作是1,那么下面涂色部分各表示多少呢?
思考:(1)几个1/3是1,几个1/6是1?
(2)1/3和1/6有什么关系?
(3)照这样继续分下去,还能得到哪些分数?
小结:同学们,只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你一定还会发现更多的分数!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回顾: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后面我们还会学习什么样的分数呢?这留给我们以后继续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