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风筝》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22 15:11:53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了解中国风筝在人类飞行史上和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风筝的基础知识,感受设计制作风筝的乐趣,回忆放风筝时的快感,用画笔再现放风筝时的有趣情景。

学生情况:

    三年级学生是充满幻想的年龄段,而放风筝正是他们特别感兴趣的话题,成功调动他们探究风筝的兴趣,再现放风筝时的情景和乐趣,是这节课的关键。

教学方式、手段:

1. 通过图片欣赏风筝比赛片段,引发学生对风筝的探究兴趣;

2. 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

    3. 引导学生关注风筝在各个领域的作用;

4.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准备:播放图文、影像的设备,各类风筝等。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PPT详细了解风筝的造型特点、种类。理解风筝的飞行(放飞)原理,掌握飞行物的基本常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回忆并表现放风筝的场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和风筝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形式,再现放风筝的情景。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 ,激发兴趣(约3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http://my.tv.sohu.com/us/199884126/71105789.shtml

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对!是风筝比赛,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我国各式各样的风筝和风筝的各种玩法,好不好?(板书课题:风筝)  

    设计意图:用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风筝话题,奠定本课的学习氛围。

二、发展阶段,设疑探索(约8分钟)

    师:你知道风筝在我国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吗?有外国朋友把中国的风筝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美国的华盛顿史密斯宇航馆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它的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师:好多同学都放过风筝,请你说说看,你放过什么样的风筝?

    设计意图:了解风筝的历史,为讲解风筝的种类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放过风筝都不一样呀,说说看你放过的风筝和别人的风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造型和性能。

    师:同学们讲述了自己放过的风筝,有的放得高,有的放得远,还有的放到高空中很逼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我们中国民间风筝的种类。(通过PPT,系统地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各种风筝的结构特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造型和性能。

  师:老师这里带来了几只风筝,大家看一看是哪一类风筝?

 (分别展示:板子风筝、软翅风筝、硬翅风筝、立体风筝、软体风筝、串子风筝等。)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风筝,再次了解风筝的种类和其特征。

  师:看了这么多风筝的图片和真实的风筝,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这些风筝的造型不管是飞鸟还是昆虫,也不论是人物或是动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们找找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风筝能够飞行(放飞)的基本原理——对称。

三、回忆情景,激发创作(约10分钟)

    师:同学们看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总结出了风筝飞行的原理就是——对称!

  那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风筝的色彩和真实的物体的色彩一样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风筝的色彩和图案。

  师:对!风筝的色彩很鲜艳醒目,比真实的物体的颜色更夸张。这是为什么呢?

   生:好看、美观……

  师:同学们,你们放风筝一般是在什么季节?

 生:春季、秋季……

 师:为什么是在春季或秋季呢?

 生:春暖花开,踏春郊游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生:秋高气爽,登高望远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季节。

  师:回忆一下,春天和秋天的天空一样吗?

 生:春天会有沙尘暴,天空比较灰暗。

 生:秋天是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天空比较蓝。

  师:是啊,不管是春天还是秋季,天空是灰蓝色的,所以风筝的色彩要很鲜艳才能看得清楚呀!你们放风筝都是在什么地方呀?

 生:广场、郊外、山顶、河边、田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场地。

  师:看来我们放风筝都是选择在开阔的地方,放风筝一定要注意安全哦!这些放风筝地方周边都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场地周边景物。

  师:你放风筝的时候,边上还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放风筝的时候周边的人物和气氛。

  师:你放风筝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哪位同学上来给大家模仿一下?

 师:风太小了,你怎么办?(生:拉着风筝跑)

 师:呀,风大了,拉不住了。你怎么办?(生:拼命的拽着风筝线)

 师:不好了,边上的小朋友风筝线断了。你怎么办?(生:惊讶……)

  设计意图:假设情景,让学生回忆放风筝的动作和表情。

  师:你还见过风筝的其他玩法吗?

 (简短介绍风筝的特殊玩法:风筝送饭、风筝音响、风筝挂灯、风筝打斗、风筝跳舞。)

   师:让我们来看看外国小朋友他们是怎么表现放风筝的场景的!(幻灯展示)

   师:再看看中国小朋友的作品!(幻灯展示)

  师:如果让你来画一幅放风筝的情景,你会怎么画?画些什么呢?

  师:让我们用手里的画笔,把咱们放风筝的有趣情景画出来吧!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约18分钟,可以播放校园风筝节或风筝比赛的录像,为学生创作提供绘画素材和营造创作氛围。)

四、评价总结,为下一课时做好铺垫(约2分钟)

  师:同学们都画出了放风筝的情景和乐趣,如果再给你一节课时间,你会在你的画中再画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创作。

  师:同学们放风筝除了好玩,还有哪些好处呢?风筝还有哪些作用呢?课后我们可以向家长请教一下哦。风筝是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现代的飞行器有哪些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探讨吧。下课。

  设计意图:拓宽思路,为下一课做好准备。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