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灰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张珺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23 09:54:58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诚实男孩的喜爱之情,并从人物的对话中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列宁发现灰雀消失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男孩把灰雀放回的经过。
教学难点:使学生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昨天认识的新朋友吗?瞧,它们来了!(媒体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教师引读: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引读: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2、小结:读到这儿,我们已经知道,列宁和我们一样都非常——生:喜爱灰雀(板书喜爱
  二、感受列宁爱灰雀、爱男孩
  (一)朗读第2自然段
  1、今天我们请小朋友先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发生了什么事?从哪里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指板书)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把找到的句子划出来。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交流:(媒体出示:胸脯深红的灰雀)
  (1)指名交流
  (2)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列宁着急呢?
  (3)找遍是怎么找呢?师:是呀,找遍就是把每一棵树都仔细地找了;每一个角落都找过;找了很长很长时间。
  (4)师:说得好,我们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强调这个词,把列宁找灰雀的仔细、辛苦读出来。(生个别读、集体读句子。)  

    5)小结:列宁这么着急,看出他怎么样?生:喜爱灰雀(指板书)
  (二)继续学习第3-10自然段
  那列宁到底找到灰雀了吗?(媒体出示:学习要求)
  1、我们赶紧再读读课文3-10自然段,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请你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什么?圈一圈从哪些词语中读懂得?好,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同桌说一说。
  3、检查交流

  谁先来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列宁喜爱灰雀(媒体出示:列宁对话
  (1) 从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因为要是列宁不喜欢,就不会去打听灰雀的下落。

  (2)从那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这句看出列宁爱灰雀。要是他不喜欢,他就不会那么担心了。

  师:(创设情境)是啊,要是灰雀飞走了,那以后来公园就——(再也看不见它了。)

  师:要是冻死了,列宁心里会——( 很难过)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你心爱的灰雀不知是生是死,你会怎么说这句话呢?(以多种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3)从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啊,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这句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师:你把这句话读读,看哪些词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

 从多好的这个词能看出。    还有可惜——”,还有自言自语

  师:到底这几个词是否能看出列宁喜欢灰雀?我们好好思考一下,简单说说理由。

   多好的这个词直接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可惜写出了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师:那自言自语呢?(生沉默)什么叫自言自语?

   自言自语就是自己给自己说话。

  师:你在什么情况下会自言自语?

  我很伤心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我很高兴的时候会自言自语。

  师:大家说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当人的感情很——激动、投入、强烈。

  师:列宁为谁激动起来?(为灰雀。)

  师:是啊,列宁太想灰雀了,越想越深,越想越投入,以至有点情——情不自禁。

  师:现在你们说这个自言自语能不能看出列宁爱灰雀?     

  师:现在你就是列宁,灰雀不见了,你多么思念它、牵挂它,替它惋惜啊,把你对灰雀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吧!

  (练习朗读:个别读——范读——集体读)

(三)灰雀去哪里了?(媒体出示:侦查任务)

 师:听了你们动情的朗读,我再次深深地感受到列宁是多么喜欢灰雀啊!同学们,到底这只让列宁牵肠挂肚的灰雀哪去了呢?

  让男孩捉走了。

  可男孩一开始不是说没看见吗?

  他撒谎!

  师:到底男孩说没说实话,为了解开这个疑点,这回老师让你们来当一回精明的小侦探,请你们仔细分析小男孩的行为,包括他想的、说的,看能不能找到线索、证据去证明男孩说的是不是实话。这个任务能完成吗?

    (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师耐心倾听参与其中。)

  师:好,下面召集大家开会,进行案情分析,谁先来发表自己的高见?(媒体出示:男孩对话)

  1、从那个男孩本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这句话看出男孩刚才没说实话。因为要是没看见,不可能知道灰雀没有死。 这句话说他不敢讲,正好说明他一开始就没说实话,他怕现在说出来列宁批评他。

  师:这两位侦探的任务完成得非常好,说话口齿伶俐,分析得很有道理,接着往下说。

  2、从一定会飞回来。男孩坚定地说。看出男孩开始没说实话,因为要是他没看见,就不可能知道灰雀一定会飞回来,而且还那么坚定地说。

  师:你们认为男孩最后的两次说话有什么不同?

    生:第二次的语气比第一次更肯定。

男孩为什么这么肯定?为什么抓走灰雀呢?(板书:男孩喜爱灰雀)

    4、师:列宁喜爱灰雀,男孩喜爱灰雀,两个人的爱一样吗?(学生交流)
  5、师:好,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我读列宁的话,你们读男孩的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后,让学生自己推荐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语气的变化。  

三、学习第11一13自然段
   师: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是真的吗?从刚才的研究看来,他开始说的那句话确实有问题,结果是不是呢?请大家听老师读最后一部分的课文。(媒体出示:11--13自然段)

  灰雀是飞回来了,因为课文说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林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

  师:找得好,我觉得这句话有一个词用得特别好,你们读一读,看认为是哪个?(果然)

  师:为什么?(因为男孩说灰雀会飞回来,现在真的飞回来了,果然这个词用得很准确。)

  师:大家再把这部分读一读,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生独立思考后可与同学交流)

1、那个男孩为什么会低着头?(男孩觉得自己错了。怕列宁批评他。)

师:同学们再想想,男孩错在哪里?  (捉灰雀、说谎)

男孩为什么要捉灰雀呢?(他也喜欢灰雀)

2、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而是问灰雀区哪里了?(列宁懂得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媒体出示:思考问题)

从这里我们看到列宁不仅爱灰雀,更(爱小男孩)

3、小男孩都撒谎了,为什么还说他是诚实的?

(知错就改也是个诚实的孩子)

  师小结:同学们,爱的力量多大啊,爱使世界变得更美丽;爱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真挚、更纯洁;爱使一个小孩子变得诚实、可爱。让我们的社会处处充满爱吧!最后,让我们心中充满爱吧。

    、总结拓展(媒体出示:拓展)
  1、听,媒体出示:三只灰雀又在枝头唧唧喳喳的歌唱,他们好象在。(指名23名)
  2、现在如果你是列宁、男孩或灰雀中的一个。此时,你有什么话要说?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
  3、师生总结: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教师擦去板书字。

板书设计:             灰雀  

                喜欢    爱   捉   

               列宁              小男孩

                    (教育诚实)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