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20-21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第22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认识几加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2. 经历由几个几相加抽象出乘法概念的过程,初步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3. 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发展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几个几,知道乘法的意义,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几个几相加
1. 教学例一
出示例一的情境,谈话:瞧,阳光明媚的早晨,小兔和小鸡在玩耍。
仔细观察:小兔有几处?每处有几只?(师圈一圈)你会用加法算式表示小兔一共有几只吗?请在练习纸上列式。
师:数一数是几个2相加?(带学生齐数:1个2,2个2,3个2.)
3个2相加得到的和是6.
提问:你会用加法算式表示小鸡一共有多少只吗?先写一写,再同桌说一说,看着课件说完整。(鸡每处3只,有4处,鸡有4个3只,列式3+3+3+3=12)
观察一下这2道算式的加数,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第一道算式加数都是 2,有 3 个 2 相加。第二道算式的加数都是 3,有 4 个 3 相加。
2. 教学试一试
谈话:如果用小棒代替动物,你会摆一摆吗?
活动一:每堆摆2根,摆5堆。
学生先合作摆小棒,再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后,提问:这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活动二:每堆摆4根,摆3堆。
学生列式并展示。
活动三:自主摆小棒
学生按照类似的办法再摆几次,并根据摆出的小棒列加法算式,算出结果,再说说是几个几相加。
二、认识乘法
1. 教学例二
谈话:接下来老师带大家去参观学校的电脑教室。(出示电脑图片)一共有多少台电脑?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一共有 8 台电脑
生 2:我是 2 个 2 个数的,2、4、6、8,一共有 8 台电脑。
生 3:我是用加法算的,2+2+2+2=8。
师:(板书 2+2+2+2=8)这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4 个 2 相加
出示8张桌子的图片,提问:怎么求一共有多少台电脑?
继续出示更多张桌子照片,学生列式。
谈话:这种许多相同加数的算式写起来很麻烦,如何能把它变得简便些呢?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认识乘法。
学生自学课本,了解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通过自学,你了解到哪些知识?指名回答。再依次口答8个2,96个2.
2. 教学试一试
学生看图先说说每块草地上有几只鸡,有几块草地。然后写出加法算式,并概括出是几个几相加,然后列出乘法算式。
想一想:今天研究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可以列怎样的算式计算?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把之前求的小鸡、小兔、小棒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三、巩固练习
1. 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葡萄每串有几颗?一共有几个几颗?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鲜花每束有几朵?一共有几个几朵?怎样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学生独立在数学书上列出算式,并组织反馈。
2.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根据每次摆出的结果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 想想做做第3、4题
学生先读出第3题中的乘法算式,并分别说出每道算式中的乘数和积各是多少。再根据第4题中的读法写出乘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2+2+2+2=8
4×2=8或2×4=8
读作:4乘2等于8 读作:2乘4等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