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9加几》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6 13:37:12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8889页的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 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凑十法”。

 

教具准备

小棒两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谈话:小朋友们,瞧,它是谁?(小猴子)它今天将和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

先来练个口算吧(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算式报得数)

10+4=   10+5=   10+2=   10+8=  10+9=   10+6=  10+3=

提问: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

师:看来,用10加上一个数计算比较简单。

 

二、教学例题

1.学生自主计算9+4

过渡:小猴子看大家口算算得那么棒,从家里的水果店里拿出桃子来招待大家呢!

师: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盒子里有9个桃,盒子外面有4个桃)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个桃)

提问:怎么列算式?(板书:9+4=)

   你是怎样算的呢,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汇报方法:你能指着图说一说你的想法吗?

可能的算法有:

①数一数,从9往后数4个。

②拿1个苹果放在盒子里,10+3=13

③把9当成10,算10+4=14,然后14-1=13

④10+4=14,9+4=13

……

教师边听小朋友说,边记下的方法。(每一种方法出来后,教师调查:哪些小朋友的想法和他一样?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到三种方法来计算9+4。第一种方法是……第二种方法是……

提问:这几种方法你都听明白了吗?你觉得哪种方法最方便计算?

2.教学用“凑十法”计算9+6

谈话:看着小朋友学得那么认真,小猴也不甘示弱。(出示小猴搬木块的图片)小猴想算的是哪道算式?

猜猜看,小猴会怎样算呢?你能将它的想法用数学的方式表示出来吗?(请小朋友打开数学书89页,找到“想想做做”1,完成小猴搬木块的题目)

汇报:你能指着你写的式子,和小朋友说说小猴是怎样算的吗?谁能像他这样再来说一说?

3.学生自主操作摆小棒,计算9加几。

谈话:刚才我们一起算了9+4,9+6,你还想算9加几呢?下面呀,我们小朋友摆小棒,算一算,说一说。

教师讲摆小棒的要求:左边的9根小棒,右边的同学再摆几根,给左边的同学算一算。(不仅要说出得数,还要说说是怎样算的)

交换出题。

学生操作。

汇报:(请2~3人)

小结:这几位小朋友都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呢?(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为什么要拿出1根给9呢?

4.学生独立练习。

打开书89页,完成“想想做做”2,先圈出10根,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

投影展示。

5.学生自主出9加几,考考其他小朋友。

提问:算了这几道题,还有没有关于9加几的问题啦?

谁能做小老师出一道9加几的题目考考大家?

学生自主出题,2~3题。(注意请小老师评价学生)

 

三、发现规律,提升思考。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加法算式,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算式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道:第一个加数都是9。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9加几(板书课题)

你还有新的发现吗?教师指着算式再读(回味),重音强调。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十几的几都比9加的数少1。)

提问:为什么十几的几都比9加的数少1呢?

出示:9+□=1□,你会填吗?

如果前一个方框填5,后一个方框填?前一个方框填7,后一个方框填?现在再算9加几的题目,是不是能算得又快又好呢?

提问:谁来做小老师,出题目考考大家?

 

四、运用规律,熟练计算9加几。

最后我们来玩个小蚂蚁搬家的游戏。

 

1)请一个小朋友扮演小蚂蚁,将写有9+的卡片,放在每一张卡片的上方,其他小朋友快速的报得数。

2)提高难度。不按顺序,随意摆到某一张卡片的上方。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计算9加几比较方便呢?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