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彩虹》教学设计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22 16:43:42 浏览次数: 【字体:

                       砺

 

11彩虹

课 型

新授

时间


教学目标

1. 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衣字旁。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读好长句子,读好问句。读中感受,读中想象,读出美好的情感。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纯真的想象,体会家人之间亲切美好的情感。

4. 在阅读中归类积累“X来X去”类词语,尝试说说这样的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认识12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识衣字旁。能按笔顺正确书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读好长句子,读好问句。读中感受,读中想象,读出美好的情感。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纯真的想象,体会家人之间亲切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砺案”

课堂教学“新案”

一、猜谜导入

1. 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

猜猜看,它是什么?

2. 读题。

    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后鼻音)。

学习“虹”字,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如,加一加:虫+工=虹;换一换:“红”的绞丝旁换成虫子旁。

“虹”和“红”区分:

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龙,在雨后下来喝水。古文中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虹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投身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做了“虹”的偏旁。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打开课本,听老师朗读课文。

2. 自由练读。

(1)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对照拼音多读几遍。(2)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核对标自然段序号的答案。

3.出示词语,学习生字。

浇花   浇田   洒水

提着   挑着   拿着   坐着

(1)指名读,开火车读。

(2)发现规律,识记生字。

第一行都是三点水,“浇、洒”的动作都跟水有关。第二行都是动作,“提、挑”都是提手旁,“拿”的下面是“手”。

(3)做动作,组组词,理解字义。

提着壶   提着包  挑着担   挑着水  拿着笔  拿着书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文中把“彩虹”叫作什么?

出示:一座美丽的桥。

(1)学习生字“座”:联系学过的“坐”记忆。通过组词,区别“坐”与“座”。

(2)除了“一座桥”,还有“一座(  )”……

3. 读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这座美丽的桥和我们江河上的桥有什么不一样?

交流:雨停后才有,挂在天上的……语言的生动,不出现“彩虹”同样可以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

4. 看课文插图,桥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着这座美丽的桥,冒出了血多奇妙的想法。

(1)快速看看课文,她对谁说了这些奇妙的想法?(爸爸、妈妈、哥哥)

(2)她怎么说的?读一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把小女孩想要的东西圈出来。(水壶、镜子、秋千)

①相机学习生字“镜、千”。

②读好词组

浇花用的水壶   那把浇花用的水壶

那面镜子   梳头用的那面镜子

树上的秋千  门前树上的秋千  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

过渡:小女孩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呢?下节课,我们和她一起去奇思妙想!

四、指导写字

1.“那、到”。

左窄有宽。关键笔画。

2.“着”。

与“看”比较,都是半包围结构。

3.“千”。

学生自己找准关键笔画的站位,书写。

4.学生练写。

5.展示评价,再修改,练写。











































砺 新 课 堂    

11彩虹

美丽的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