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反思
一、核心问题引领,板块化设计 |
核心问题统领课堂教学,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学生看到课题提出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
(1)什么是假设的策略?(2)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假设的策略?(3)怎么用假设的策略? |
(4)怎么学假设的策略?在这几个问题中,(2)、(3)无疑是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在这些问题 |
的指引下,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对假设策略的认识逐渐 |
清晰。在自主归纳板块,学生回过头来梳理学习过程,呼应自主提问环节,这个环节呈现出的 |
课堂效果,我还是比较得意的。 |
二、知识结构化,关注前后联系。 |
在学生提问后,我刻意增加的“假设的策略和之前学过的策略有什么联系?”,目的是 |
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时, |
可能要使用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边读边想”——从条件入手分析问题、画图整理信息 |
之间的关系等策略在这节课就显得特别重要,而这些策略的使用,也使得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 |
程避免碎片化。回顾以往的学习,寻找使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这个问题 |
有些突然,虽然课上老师提供的几个例子,但是都是走马观花,可能这个环节前后对调一下, |
先由老师出示几个,再让学生说说,更能帮助学生唤醒旧知。 |
三、自主巩固提升,突出知识要点 |
自主巩固、自主提升板块,采用变式练习,突出假设策略运用的思考过程的训练,避免解 |
题练习的枯燥,在两题集中性练习后,逐一呈现三道题,重点是在倍比关系的描述上做出变化, |
让孩子在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等量代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自主选择一题, |
画图表示假设策略思考问题的过程,并独立解题。遗憾的是时间不够,没有能够让孩子集中交 |
流思考过程。自主提升题其实是一道非常能提现假设策略价值优势的问题。 |
总的看来,这节课在自主整理和自主探究环节有些拖沓,两个环节需要稍加整合,这样 |
节奏更快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