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砺新课堂> 详细内容

数学六上《体积和容积的认识》教学设计

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9-11-01 20:31:33 浏览次数: 【字体:

 

课题

体积和容积的认识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操作与交流中理解体积与容积的意义。

2.在学习情境中经历猜想、操作、验证、归纳等数学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进一步体会空间与图形学习和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容积实际含义的理解和体积与容积的区别。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水果、玻璃杯等

一、自主定向,提出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体积和容积,关于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二、情境引入,初步感知“占空间”

提问:乌鸦为什么会喝到水?是瓶子里的水增多了吗?

明确:投入的石子占据了下面的一部分空间把水挤到了瓶子的上面,水面升高,乌鸦喝到了水。

三、实验操作、充分感知

(一)教学例6,认识体积的意义

   实验一:通过实验,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边操作边讲述: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桃。

  提问: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怎样?

  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学生倒)

  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为什么会剩一些水?

明确: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放进桃子,杯中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实验二:通过实验,体会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提问:还是这两个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桃子,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枣子,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为什么?

  讲述:实际的结果会怎样呢?怎样验证呢?学生操作

  明确: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桃占的空间大,相应杯中的水就少;枣子占的空间小,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

  实验三:深入理解体积的含义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提问:同学们看,这3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交流,明确:哪个水果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水果越大,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反而越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3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

  提问:你能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明确:一个物体越大,它所占的空间越大,体积就越大;反之,体积就越小。

实验:深入理解等积变形

提问:一条橡皮泥,先用它搓成一个球,再将捏成另一个你喜欢的形状,两次所捏形体的体积哪个大?为什么?

明确:形状改变,体积不变

  二)教学例7,认识容积的意义

  1.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子,拿出盒子里装的书,提问:你能看出哪个盒子里书的体积大一些吗?

讲述:左边的书体积大,说明左边的书盒子容纳的体积大,右边书的体积小,说明右边的书盒子容纳的体积小,可见,不同的盒子,容纳物体的体积也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      

提问:那么这两个盒子,哪个的容积大,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容器所容纳的体积越大,它的容积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 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小组选题研究

 1.泡沫箱,能装入与它体积相同的物体吗?为什么?

明确: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从外部看。容积是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研究物体的内部。

2. 看看老师手里的两个杯子,谁的容积更大一些?

明确:体积小的容积不一定小,体积大的容积不一定大。

3.同一瓶饮料,如用A杯子装能装2杯,用B杯子装能装3杯,这是怎么回事?

交流明确:杯子越小,倒得到杯数越多。

  五、回顾总结,提升认识

  1. 现在你能说说体积与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吗?

2.你还有些什么收获?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