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1课课时目标
1. 初步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折文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能正确书写“四、天”2个字。
2.了解诗歌是由小节组成的,正确朗读诗歌,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3.学习第一小节,深人了解春天的特征,模仿说话。
一、看图识字,导入课题
1.导入:现在是秋天,我们刚学过《秋天》这篇课文,你知道一年中有哪四个季节吗?
2.出示四季风光图,图片旁边分别带有“春、夏、秋、冬”4个字。
3.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春",带拼音读,指导学生读好翘舌音。
(2)创设情境认识“春”,师生合作说说与春天有关的景物:
春姑娘来了,她下起的雨,轻轻的,我们叫(春雨)。
春姑娘来了,她吹来的风,柔柔的,我们叫(春风)。
春姑娘来了,她长出的草,绿绿的.我们叫(春草)。
春天是个多么美好的季节啊!
(3)引导观察生字“夏、冬”:你发现了什么?
①标红“夏、冬”的折文部分,认识偏旁折文。
②出示“文”字.进行比较:它和偏旁折文有什么不同?
3. 过度: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就和春、夏、秋、冬有关,我们一起读一读课题。 (出示课题“四季”)
5.指导书写“四”字。
(1)摆摆笔画卡片,认识全包围结构,
(2)观察字形,关注笔画:第一笔竖起笔靠左,稍往右斜;第二笔横折,横段要长,折段稍稍左斜;第四笔竖弯,转弯要圆。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关注写字姿势。
(4)展示作品,评价要点:上宽下窄;竖弯写正确。
二、初读诗歌,入境学诗
1.过渡,《四季》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也分段,诗歌的段有自己的名字。叫“小节”。
教师示范标注第-小节,学生自己标注第二、三、四小节。
2. 整体感知,认读字词。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引导: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发现这首诗的四个小节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下面就请四个小朋友分别读一小节,看看谁读得好。
(3)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评价,随机正音。
预设1:你读的时候还注意了停顿,把句子读得很通顺。
预设2:注意在这篇课文中“地"不读,哪位小老师能读正确? (指名读准多音字“地”的读音de)
(4)引导: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好像也看到了春、夏、秋、冬这四个美丽的季节呢!我也想来和你们合作读-读诗歌。
教师读每小节的开头,学生接着读。
3. 认读叠词,积累表达。
(1)过渡:小朋友读得可真不错!你瞧,春、夏、秋、冬给大家带来了三件礼物,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出示词卡: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
(2)提问:读了这几个词语,小朋友们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学生发现叠词的构词特点。
(3)引导:用上这些叠词,就能让我们一边读一边好像看到草芽、荷叶、谷穗的样子,真有意思。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记一记。
学生齐读。
三、学习诗句,朗读想象
1.学习第一小节,感知春天的美好。
(1)出示课文中关于春天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你瞧,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了脑袋,仔细看看.草芽的形状是怎么样的呢? (尖尖的)
(1) 放大草芽的图片,出示生字卡片“尖”,引导:小朋友们,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预设1:我看图发现草芽的形状是上面小,下面大,就记住“尖”了。
预设2:“尖”字很有意思,我还可以编儿歌记住它:上小下大尖尖尖。
(3)引导:看看插图,春天的小草除了可以说“草芽尖尖”,还可以怎么说呢? (草芽嫩嫩、草芽绿绿、草芽细细......)
2.过渡:原来当我们一看到尖尖的绿绿的、嫩嫩的草芽,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鸟也飞来了,草芽会对小鸟说什么呢?
4. 指名读草芽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草芽高兴、欢快的语气。
5. 出示生字卡片“说” ,认识新偏旁言字旁。
引导:草芽对小鸟在说话,所以“说”字里面有个新偏旁叫(言字旁)。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言字旁的字? (话、讲.......)
5.小结:春天真美好啊!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想象自己就是尖尖的草芽,让我们一一边做动作,一边高兴地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能干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四、观察比较,练习书写
1. 比较“天”与“大”有什么不同。标红“天”的两个横画,指导学生关注其长短和位置。
2. 教师范写,注意提醒“天”的第二横要写在横中线上,两横之间距离要适中
3.根据星级评价标准,同桌互评:★一横短一横长;★撤捺要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