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自己的脸部特征,了解五官的形状与特点,让学生发现自己,进而实现美化自己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进行表现,掌握初步的表现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特征,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美,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自己的特征,能够运用较好的美术语言表现自我形象。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的形态特征,实现情趣化,个性化的绘画表现。
一、谈话激疑 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好,我们先来看大屏幕(PPT)——老奶奶带着孙女灵灵到菜场,走着走着,灵灵不见了,老奶奶特别着急,警察叔叔走过来询问灵灵长的什么样子,老奶奶急得说不出话来,小朋友帮着说一说灵灵长的什么样?
师:警察叔叔在菜场旁边看到四个小朋友,哪一个是灵灵呢? (PPT)
师:为什么是这张?
师:你们的观察真细致,警察叔叔把她带回了老奶奶身边,老奶奶谢谢小朋友们帮忙!(PPT)
师:平时我们喜欢看别人,总是忘了看自己,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一个机会好好地观察自己,认识一下自己。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自己,板书:这是我呀!
二、细致观察 把握特征
1. 观察自己 找出特征
看一看(板书)
我们大家虽然都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等。但每个人的外貌特征都不一样,我们哪些方面来观察自己呢?老师教你们一个小诀窍,从上往下观察,首先我们要先观察我们的脸型、发型、五官(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这样我们观察到的自己才是最全面的
(1)1分钟的时间,把你准备好的小镜子拿出来照一照,仔细观察自己的脸型、五官(眼睛、鼻子、嘴、耳朵、眉毛)、体型、衣服等。向同桌介绍自己长得有什么特点。可以说你的脸型、五官、身材等等,记住一定要说说自己长得特别的地方!
(学生照镜子,同桌互说。)
师:请两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长相及特别的特征。
师:老师现在没有带镜子,不过你们的眼睛就是老师的镜子,现在请哪位小朋友能大胆地说说老师的外貌特征?
(学生介绍,老师提示胖瘦脸型、五官特征等。)
师示范:从上往下,竖构图可以脸型大些:脸型、发型、五官、、、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身材很有特点,也可以画出半身或全身像,示范出老师的自画像。
(2)优劣学生作品对比(PPT)
师:这两幅小朋友的自画像,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学生从构图、色彩、脸部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
(3)3分钟小练笔:板书画一画
用勾线笔勾出头像或全身像。
师随便抽取两张画通过投影,让学生猜猜都是谁,并说说为什么。
三、逐层欣赏 自主探究
1. 欣赏大师作品
师:一些伟大的画家喜欢画自己,让我们走进大师,看看画得怎么样?(PPT连线题)这是马蒂斯和克利的照片,这是他们的自画像,小朋友对照照片,看看哪一个是马蒂斯,哪一个是克利?你是如何发现的?
(生:第一张马蒂斯,第二张克利。学生从眼镜、眼神、鼻子、脸型方面进行分析。)
师:这两位大师画自己的时候,画出了自己的特征,我们小朋友可以向他们学习,把脸上的特征进行强调,画详细些。
2. 欣赏学生作品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的作品,大家欣赏一下,这些作品是什么材料画的?你最喜欢哪一张,为什么?他们还给自己添加了很多漂亮的装饰。
(学生从外貌特征、色彩、材料上进行分析。)
再我们画自己时,不仅可以画出我们自己的特征,还可以用夸张的手法,可以把自己夸张一下,看一看孙老师换个发型变成了小男生。也可以添加一些适合自己的小装饰,比如帽子、包包等等。
板书添一添、夸张。
四、大胆实践 展示个性
师:说到这里,很多小朋友已经着急要画自己了吧,看一下,我们今天的作业:画一画自己(PPT)
作业要求:
1. 照镜子丰富自己的形象,画出自己的特征。
2. 可以给自己重新设计发饰和服装以及有趣的表情动作。
3. 尽量让别人认出画的是你自己。
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集体展示 体验成功
以班级全家福的形式贴上学生作品。
1. 自评、互评:
师:哪位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你觉得自己画得好吗?好在哪里?你还准备修改吗?小朋友,你们能猜出这幅画的是谁吗?你怎么猜到的?有谁帮她提提意见呢?你最欣赏谁的自画像?她的画好在什么地方?
2. 师评:每个小朋友都画出了自己的特点,而且构图也非常饱满,颜色鲜艳。
六、拓展阶段 延伸知识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给自己画了张自画像,好玩吗?除了画,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新的方法来表现自己?
师:表现自己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用纸撕、小刀刻、布贴、蛋壳贴、毛线贴等。(PPT)
师:下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有趣的材料来表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