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议论文课文的教授学习
四月高段语文教研
2021年4月7日上午第三节课,徐洪权主任、高维维老师、张明月老师和徐文静老师开展以六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为例的议论文课文教授学习。
首先,徐主任深情朗读了这一课,让大家熟悉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接着,徐主任以崔丽霞老师的优秀课例带着大家一起学习。崔老师以“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的事例说明观点的”为重点教学目标,遵循本文运用例证法进行论述的写作特点,引导学生“据事识理,以事说理”,由对本文观点的理解逐步走向对本文说理方法的理解。设计安排了四个教学板块:
板块一,了解“真理”。教学从漫谈开始,通过具体真理的呈现和名人名言的导引,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实和规律的正确认识,为课文的学习打下认知基础。徐主任补充说道,还可以借助六下学过的《为人民服务》这一篇议论文进行勾连导入。
板块二,整体感知。分三步学习。第一步,自学课文,找寻真理;第二步,字词正音,分类理解;第三步,依循真理,梳理结构。本板块教学以文中的三个真理为线索,疏通文意,理清结构,辨识文体。崔老师的字词教授将词语进行分类,第一组难读的外国名,第二组是相对的词语,譬如酸碱、凹凸等,最后一组是成语,这样呈现目的明确,指导性强,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三,据事识理。首先通过事实对比来激发学生对于观点解读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联系文章首尾,完善对观点的诠释;最后依据事例,分析事例的段落结构与内容,论证对观点的认知。本板块重在引导学生根据事例完善对本文观点的理解,同时感受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融合与统一。这是崔老师这篇课文中设计的最为巧妙之处,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要发现真理,就要怎么做,用四字词语概括,然后再通过课文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对这些做法进行深入理解,直观感受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顺序,从而厘清要发现真理,就要见微知著、善于发问、不断探索、解决疑问,为下一步的仿写奠定基础。
板块四,体会写法。这一板块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辨析单元语文要素中“具体”的概念,将其与记叙文中的写“具体”加以区别,明确“具体事例”是指特定的,真实的事,初步了解议论文基本的写作特点。这里是崔老师让学生结合所学进行模仿,学着写议论文,强调议论文重在说理,跟记叙的说法有别,有些地方不需要写得非常生动详细,而是通过阐述将道理观点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