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11月《日月明》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我们在一年级上第一单元“日月水火”认识了象形字,通过半学期的学习,也认识了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独体字,在学习了拼音的基础上,借助儿歌这种有节奏感的形式学习会意字,是孩子们新的挑战。
【案例片段】
片段一:复习导入
师:(PPT出示太阳图案)这是什么?
生:太阳
师: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
生:日
师:(PPT出示月亮图案)这是什么?
生:月亮
师:古人根据月亮的样子造出来的字是什么?
生:月
师:古人不仅根据事物的形象造出了象形字,还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造出一种非常有趣的字——会意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PPT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
师:看,光芒四射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走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字,你们认识它吗?生:明
片段二:学习会意字“尘”。
(多媒体PPT出示“小”和“土”;配图:小小的灰土)师:同学们,猜一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
生:(尘)
师: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
生1:“小小的土”就是“尘”。
生2:“尘”可以组词尘土。
师:谁还能给尘组个词?(PPT出示图片提示)
生1:灰尘。
生2:粉尘。
生3:沙尘。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以形象直观的图片辅助教学,利用简单、易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使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认识更清晰化、具体化,更有效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2.指导写字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认真观察每个汉字书写的规律及间架结构,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形体美,进而培养其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
3. 但是在授课过程中,过于将中心放在识字上,导致学习环节松散、没有结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意“随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