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教学放大镜> 详细内容

《秋天的雨(第一课时)》 教学反思 黄心郁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7 16:29:38 浏览次数: 【字体:

       【案例背景】

理解词语是阅读的重要基础,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同时,本单元的主题都是围绕秋天来写的,在结合学生切实生活实际的同时,降低了课文理解的难度。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怀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案例描述】

片段一: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内容?小组交流分享

自由读《秋天的雨》课文,孩子们纷纷举起手。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生:我最喜欢这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师:你知道它把颜料都送给了谁吗?

生:黄色送给了银杏树......

师:除了课文里的,大家觉得还有哪些颜色的颜料被送给了谁呢?

生:........(有的学生提到了本单元《山行》中红色的枫叶“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提到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黄色的梧桐树叶,串联了本单元的文章)

秋雨把五彩缤纷的颜色送给了秋天的许多事物,这是写秋天缤纷的色彩。

【案例反思】

在第一课时,我先检查了学生的自学情况,做到了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自由练读,在指导朗读时,则以点带面,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在秋天的五彩缤纷的理解上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使学生时时感到,我会说,我能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处处考虑到学生的学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你想怎样去读““你喜欢哪一段“,自主的火花时时闪现,但自主的同时也不忘探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

不足点是自己对教材挖掘和理解的不够深入,看到了颜色的静态美,却忽视了“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这些词语的动态美。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带着新的收获尽量让课堂更加完善。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