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教学放大镜> 详细内容

《桂花雨》教学反思

来源: 发布时间:2022-09-26 16:35:35 浏览次数: 【字体:

《桂花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琦君用抒情的笔调,写下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本课的语言文字非常美,配图也很精致,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恰逢九月丹桂飘香,特别的应景,同学们都能读出文字的美,但如何指导孩子们透过文字去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情谊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桂花香是作者喜爱桂花的情感源头。朗读相关句段时,要让学生体会桂花香沁人心脾、香甜生活的美好感受,语气轻柔、节奏舒缓,总体要读出喜爱之情。如,第2自然段要读出对桂花香气“太迷人了”的欣赏和赞美;读到第4自然段“香飘十里”“至少”“十几家”“没有不”等词语时,要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重语气,感受桂花香气的悠远和沈郁,读出沉醉和向往;读第6自然段时,要放慢语速,尤其是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有桂花的香气里,在教学桂花香的部分,我紧紧抓住一个“浸”字,扣住花香,带领同学们感受桂花香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摇桂花”这一段既是课文内容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演中悟情,让全班同学起立闭眼,表演摇花的状态,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感受"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提醒学生注意摇花前和摇花时作者的情感变化。摇花前抓住一个“缠”字,体会作者对摇花的期待和迫切之情。最后部分品读母亲说的话和结尾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是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单读母亲的话,学生可能不易懂,所以先让同学们读一读“阅读链接”,相机补充有关琦君经历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后再次进入文字,读出其中的感情。从而总结出作者是借助桂花这一具体事物抒发自己思乡怀旧之情。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