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学反思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最后一篇文章,是对“我们的公共生活”在公民道德规定的初步感知。
本节课是三1班同学很需要学习的,在班级里、家庭里,然后才能延伸到社会中。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在“我们的公共生活”的范畴中探索规则,有了感触后在班级和家庭更小生活圈中去落实。
本节课,我突出德法课的生活化、情景化、体验式,力求外在的规划入心。
1.在情景中感受规则的作用。
同学们对规则,都有深刻的认识。但他们的心中,规则更多的是教师的规定、别人的规定,他们只是执行者。我设计了在教室里玩游戏,说清规则,执行规则。玩游戏的同学很高兴,观察的同学兴致勃勃。在课堂的游戏很有序,同学们讨论能有序游戏的原因。大家对游戏前,全体参与游戏的同学意义确认游戏规则印象深刻。他们认识到,游戏规则是所有人都要认可的。这样的规则,才是有生命力的规则。
在这样的认识下,大家再认真读生活中的规则(书上的插图)都明白了规则的意义,并且通过思考发现自己很赞同这些规则,如上下楼梯的有序等方面。大家对“生活处处有规则”的认识,就已经上升到“我自己也认同这些规则”上了,自己不再是被动接受者。
2.在生活中探索执行规则的价值。
有的同学是指导规则的意义的,但总是不守规则。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过于自我,不受约束。因此我让同学们用给生活中的一个考量人品的选择题,让学生真实回答:晚上12:00的十字路口亮着红灯,你会闯红灯吗?同学们老老实实答心中的答案,有几位同学真的说会闯红灯,因为没有危险。我补充了德国人遵守规则的故事,说到他们遵守规则不是别人的要求,是他们对自我的高表演要求。这几个同学改变了想法,说要遵守规则了。用生活的事例。说生活中真是的做法,才能让道德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