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的磁力》教学反思
《磁铁的磁力》教学反思
一、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探究方法
1.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效注意时间短,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就不能以单一的方式进行,本节课采用了游戏、玩、看动画等方法进行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二年级学生写字比较慢,有好多字不会写,因此在探究磁铁能铁、镍等一类物体的性质环节,采用“实物摆放式报告单”,要求学生把认为能被磁铁吸引的物品放在一边,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放在另一边,这样直观、省时、高效,还易操作,改革实验记录单,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简单的语言或画图的方式记录发现”,学生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活动发现,也为探究结果的呈现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空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
3.在热火朝天的探究活动后,提醒学生整理材料、完善记录单、准备交流,这个过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喜欢玩,玩着玩着就忘记了记录,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给学生一点缓冲的时间完善记录和准备交流,也能提高汇报交流的质量。
二、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就是伟大的发现者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有所发现。设计“玩磁铁”的环节,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探究,学生不仅发现了磁铁能隔空吸铁、隔物吸铁、磁性能传递等性质,还发现了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学生的这些发现也超出了我的预设范围。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还想学生能不能发现磁铁的这些性质?如果发现不了怎么处理?结果学生的表现带给我意外和惊喜,我想,如果时间允许的话,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探究,应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三、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带着问题离开教室
课堂40分钟只是一个时间的定量,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一个不可预测的变量,课堂不可能解决学生所有的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带着问题离开教室,也是我们期望的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将要结束时,我提出了课后试着用铅笔和两个环形磁铁尝试解开磁悬浮列车的秘密,同时布置学生课后继续玩磁铁、用磁铁做一个玩具,旨在保持和延续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将探究延伸到课后。
课堂虽然结束了,学生对磁铁的探究才刚刚起步,如何保证学生在课外的探究活动真实、有效地开展,也是我要思考和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