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操场上教学反思
《7操场上》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识字教学要求是“认写分开,多认少些”,目的是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培养阅读能力,丰富知识。所以教学中要力求让学生做到该认的字能认得牢固,该写的字能写得正确。《操场上》这篇课文,我把目标定为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希望孩子在每一个步骤中均能出现学习的兴奋点。为了使孩子的情绪高涨,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集中的注意力,我又不遗余力的设计出大大小小的教学活动。
主要表现在:
首先,形式多样的复现,提高识字效率。
课堂上,我联系课间生活让学生和生字见面打招呼,还单独出现生字进行拼读游戏,“开火车”考读,同桌同学比赛读,朗读课文比赛等等形式,活动多样,全体参与性强,且有一定实效。
其次,渗透学习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尽管学生识字才刚刚起步,但我十分注意识字方法的渗透,采用了归类识字法、猜谜语识字法、找朋友组词识字法、说句子识记法等都能引起学生识字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逐渐地,学生一定也会自己编字谜猜字谜,也会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记字形。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如:你会记哪个字?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等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另外,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教师的语言不够贴近学生,缺乏亲切感,因此导致课堂教学中孩子的参与意识稍嫌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