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题材的课文,课文由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通过讲述李广将军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表现了“飞将军”李广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全文由诗开始,诗是文头,文是诗身。本节课教学,我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理念,从文入手,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十个生字,“绿色通道”内五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赛下曲》,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情境,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在教学开始,我让学生思考:“文中的李广是个什么样人?”。再我让学生找出文中包含的古诗,反复诵读,为背诵做好铺垫。接着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说说古诗的意思。然后反复朗读背诵古诗。最后学习了课外的一首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总的来说,这一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个亮点:
1.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课堂发言声音洪亮,敢于把自己的独特见解表达出来。
2.课堂比较简单,步骤清晰,直奔目标,教师没有任何闲言碎语,目标完成的也很好。
3.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学习理解古诗的时候,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以小组自学,学生展示说明自学效果还是很好的。
4.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说说古诗意思时要求画出好的词语,
在练说的过程中尽量用上。比如“影影绰绰”:老师抓住这个词语,设计了一个句子对比的专门训练,让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还有对“暗”字的理解,不仅理解了古诗,还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
但是,课堂永远是有缺憾的艺术,这一节课也同样存在一些缺点:
1.学生读书少,感觉第一课时已经读了,学生已经能够读通顺了,所以我在安排上有欠缺。
2.老师有包办现象,对学生的展示、发言急于去评价,而忽略学生的评价。整节课很少有学生主动评价,更缺少精彩的评价。这样的课堂不利于学生专心听讲,不利于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再接再厉,以读为主,引导学生从读中去感悟,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让学生形成优雅得体的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