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教学放大镜> 详细内容

《7 倾倒我的家乡来》教学反思

来源:陈宁 发布时间:2021-04-26 13:39:25 浏览次数: 【字体:

7 请到我的家乡来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唤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节课前,我在QQ群里让同学们收集自己家乡的风景、特产、文化、名人、建设等方面的资料(两课时),让德法课与生活无缝对接。发现和启发:

1.家长的积极胜于学生。家长在班级群里上传了很多图片资料,涉及面很广,确实可以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我带着期待上课。结果,当让同学们对照图片介绍自己家乡风景、特产时,80%的图片无人认领——学生不知道这些图片是什地方的,也不了解图片反映的信息。由此我想当,没有学生参与的活动,再好再美,都对学生没有产生意义。没有意义的教育是浪费时间。因此,今后我需要同学们收集资料时,一定当面布置,就像当时同学们拍小区给自己快乐和不美的地方,学生侃侃而谈。

2.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学生虽然不了解图片,但对图片的内容很感兴趣,听同学、挺老实介绍,他们都很专注,有时候还引发他们联想。他们在介绍和了解家乡风景等之中,对家乡的感情逐渐增浓。因此,德法学科本身很有吸引力,平时要老老实实完成。

3.家乡,对孩子的印象主要在家乡的实景、实在的亲人上。学生空间感不够,因此,看地图找到家乡所在的位置,也是训练学生空间思维,同时也是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找到家乡存在的情感联结。因此,在看地图找家乡时,我通过想象形状,让学生想象家乡省份的形状,加深记忆。这只是初步浅显的空间认识的尝试。此外家乡的省名、市名、城市简称、车牌简称等知识都随机输入。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