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课程与教学>教学放大镜> 详细内容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反思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3-31 11:36:37 浏览次数: 【字体:

《枫树上的喜鹊》 是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 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 表达了作者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故事情节简单,语调 活泼,富有儿童诗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和阅读接受能力。

优点:

1、课前妙招,激发学习兴趣,能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

2、实施目标教学,有的放矢,顺利完成教学要求。

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

不足:

1、我准备的是第一课时,教学中关于二类字教学内容过多,大约占了10分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导致本节的教学内容到 后来匆忙赶时间也没能完成安排好的教学要求。

2、由于感觉时间不够,在引导孩子们分析一些重点词句时, 不够深入透切。如,在教学“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 它。 它好像一把很大又很高的绿色太阳伞, 一直打开着。 ” 这一句时, 我只引导孩子们知道这是比喻句, 把枫树比作绿色太阳伞, 知道枫树 又高又大的特点, 而没有深入引导学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想到把枫树 比作太阳伞,枫树和太阳伞有什么相似之处。如果这样一比较,孩子 们的心里就会赫然开朗,就会很快明白比喻的作用,从而学以致用, 这教学效果。

3、教学中为了赶时间,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也没到位。


【打印正文】